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高校教师待遇大揭秘!高不高?

发布时间:2018-10-1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不过,

终究还是普通人的柴米油盐。

负荷荣光职责的同时,

自身也需直面生活。

勿让经济压弯了腰,

勿让“青椒”成“青焦”,

勿让“教师”成底层~

提高教师待遇,

成就职业幸福感!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关于教师收入的文章,请看↓↓↓

美国➙教师职业不受追捧,大学老师6万-12万不等。


英国➙可怜的薪水低到租不起房。


韩国➙教师是公务员?收入和地位很高。


日本➙教师有三高: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高、师资水平高。


印度➙“国家最佳教师”颁奖很热门。

那么,在中国大学任教的高校老师的实际收入是多少呢?

帽子和职称的不同

注:2016年麦可思-大学教师薪资福利调查

年薪>100W

两院院士:在任何城市,任何大学,基本都能达到100W。加上分房、挂名等隐性收入,合法所得几百万应该不难。不过,院士们都不在意金钱,有些收入稍少的也不奇怪。

千人计划教授:在任何地方起薪原则上不低于100W,任何城市都分房。他们基本都是从发达国家的正教授位子上回来的,自然而然薪资不愁!

工程或经济学类在校外有兼职或有自己公司的大学老师:你要是经常听人说谁家某某某在大学当着教授还“做横向”赚很多钱,听听就好……那都是别人家的“教授”,这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活儿。

年薪60W-100W

由名校跳槽到低一级学校的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其它同类型教授:原则上这类都属于大佬了,一般都是那些从原学校跳槽(被挖)到新地方的——新学校一般比原学校段位低,比如原来在“985”,跳去普通“211”。如果一直待在原学校,收入可能只有30万-50万。

部分城市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比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湖大学等,这些地方给青年千人的年薪都在60W-70W,另有几百万安家费。这些人一般是海外名校的博士后,而且是其中三挑一或五挑一的翘楚,学术实力必须很强,这收入乍一看挺高,但实际上买完房子、交完税之后基本也是欠一屁股贷……

以上四种title(院士、千人、长江、杰青)的人俗称四大铁帽子王”。

年薪40W-60W

大多数学校的青年千人、青年长江学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俗称四青、“四小铁帽子王”):同样,如果是在原学校评上的这些title,工资可能不怎么涨,只有20W-30W,如果跳槽到别的学校可以达到40W乃至60W,外加分房等隐性待遇,而且年轻人跳槽有些时候可以是平移甚至上升,不一定降档——所以很多三青都跳了(青千除外,因为都是新引进的)。

年薪30W-40W

一直待在原学校未跳槽的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指10年以前的)。

一二线城市的高校引进的非“八大铁帽子王”的人才。比如珠江学者、泰山学者,以及很多学校的校聘百人计划等。这些一般也会伴随几十万到二百万的安家费。

年薪20W-30W

一二线城市正常的没有人才帽子的教授,一线城市的普通副教授(一般是硕导,而非名校的四青博导PI)。这应该是最普遍的,正常的没有各种头衔的大学教授的收入。不过他们多数已经在现有单位工作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大多也都按工龄分到了房子,所以生活一般没有太大压力。

年薪10W-20W

一二线城市的年轻讲师、副教授,二三线城市的教授。后者一般是老一辈工作时间较长的职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前者则是目前阶段最惨的群体,学历不低,收入不高,分房看政策(一般无可能),晋升压力大,其中十里挑一或几十挑一的翘楚拿到青年长江、优秀青年基金、青年拔尖人才,才有可能逐步进入321档。

年薪<10w< span="">

二三线以下城市的高校的讲师、副教授,部分地方的教授。地方高校的上一代教授可能有这样的收入,同理,早年应该享受过分房等福利;新招的,不管几线城市,只要是正规本科的讲师以上,一般应该还是有6W-10W的,但肯定都得有博士学位。

专业和行业背景差异

那位爆料实发收入8271.95的复旦大学教授,虽然在顶级大学任教,但可能是人文学科,收入就相对较少。相比较,自然科学项目经费就很多了。

请看这则招聘启事↓↓↓

可以看出,无论哪类人才层次,自然科学类的经费都高出人文社科类科研经费好几倍。

可想而知国外名校回来的人什么待遇,优秀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待遇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再是名校毕业,加上国外学位和工作经验,简直堪比互联网新贵。

文科尤其是纯文科的文史哲就要差很多,比如这张2017年5月刷爆朋友圈的工资条。

这是某网传的“211”大学一线城市大学教授的收入,一年也就是20万多点。

文科和理科不一样,

热门和非热门专业不一样,

学术和应用不一样,

教授和教授不一样,

还有到了一定位置

不是钱可以起作用了。

穷,也要去当老师

当然,高校里面主要还是平均收入的教师比较多,一般也就是当地的平均收入略高,跟互联网、金融等企业的收入完全没法比,更别提上市公司的新贵们。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读N多年书,去高校,为什么呢?

性价比高:不能光看收入,还要看支出。

你在上海做新媒体,一个月收入三万花得精光,工作5年没存款。我在成都的某高校,一个月7000能剩四五千。

你在上海自己租一套公寓,房租8000包物管不包水电气网。我住学校里面的教师公寓,一个月物管费70,停车费5元,水电气网一百左右。

你买衣服不能低于800,化妆是必须的,家里面18支口红四瓶粉底各种刷子铺了一桌子。我买衣服很少高于300,干净整洁素雅是我的职业要求。

你一个月吃饭花五六千,每日各种日本料理泰国菜,随时有应酬。我食堂补助套餐2元一顿两荤两素一汤,非补助套餐4元到15元不等。一个月如果不算应酬,光是日常吃饭,500可能都吃不到。

另外:某些福利比较诱人

1.高校老师可经常参加学术交流会,定期给自己充电。

2.高校一般都有附属的幼儿园和中小学,质量也不会差。在教育这一块一个孩子就能省十几万到小几十万。

3.工资确实不高,但是考虑到一周两节课的代课时间,有时能拿到基金,发了论文等等还有额外收入。研究方向和产业相关度高的,还可以在外面做兼职赚外快。

4.自由度高,不用坐班。这点确实和大部分行业不同。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5.带薪寒暑假。

6.大学里饭很便宜,不愿意做,一天三顿都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在食堂吃。

7.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学术大牛经常飞来飞去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还可以在留学基金委申请一年的海外访学,机票和基本生活费都有,甚至可以带孩子过去读一年书,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都可以,那孩子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了。

8.Most important!受人尊重。知识分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大学教授是最受人尊重的职业,没有之一。每天在相对单纯很多的大学校园里教书育人,和年轻的学生们在一起,心态年轻。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欢迎文底留言

期待你的分享

本文由学术志(ID:xueshuzhi001)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搜狐教育等,麦可思研究经授权转载,内容有删改。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原帖转载或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矿山建设网公众号                     




矿山界公众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