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平巷斜井 > 硬岩巷道 > 

我发现,科研能力越好的人,脸皮也越“厚”...

发布时间:2018-01-04

分享一篇文章        原文为募格学术征稿


研三上学期已接近尾声,四个师兄姐在老板的督促下,进入了最后的论文攻关战,这四个人中,吴师兄一篇专利授权两篇论文accepted,全力写大论文,李师兄是一篇专利授权一篇论文accepted,然后第二篇论文在写,但是何师兄和张师姐却至今还在补第一篇文章的数据,苦苦挣扎...


作为他们的直属师弟,看过了他们相同环境下的不同境遇,我深切地明白,在读研的过程中,师兄们成果的多寡除了跟努力的程度有关外,很多时候其实跟脸皮的厚薄有莫大的关联...




现象一

不懂就问,发邮件一问到底



以前听过有关怎样做好学术的一句话“不懂不可怕,不懂装懂才可怕”,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闷声唱大戏,自尊心作怪,生怕别人知道。


这样的状况也直接导致我们会走很多的学术弯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说,到头来可能毫无头绪甚至中途放弃。


而关于不懂就问,榜样做的最好的就数吴师兄了,每次开组会,他都准备的很充分,ppt都会预备至少十几页,有方案一、方案二等等,而关于每一个方案,他都会直接摆出三到五个问题,如果能实施(得到老板点头的)那么就着手做,不能做的就直接pass掉,立竿见影,第二次的ppt就马上摆出上一次实施后遇到的三、五个难点和问题,再挨个问小老板和大老板。


很多同门都调侃他是“十万个为什么”。


但是同时,他的学术方面也茁壮的最快,每次组会总结后他都能找到不同的思考点和创新点,思路也是自成系统,基本都是遇到问题就拿出来说事,也不嫌麻烦。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很多人都不曾用过的“秘诀”:就是在看一些重要文献的时候,他假如碰到不能重复的实验,或者某些原理在论文中解释不是很合理和透彻,他都会果断找到论文的邮箱然后发邮件去请教,碰到短时间没有回复的,他会发第二封、第三封,或者直接寄信到作者工作单位。


后来,他请教的邮箱也成功地得到了回复,对方大牛叫自己的一个博士写了满满的十几页,包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哪些知识点参考了哪些详细文献,借鉴了哪些书籍,以及自己的出发点和创新点。写得很详细,也很明了。


末了,还加了一句“欢迎来信咨询”。


吴师兄笑呵呵地跟我们开玩笑说,“你看,我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成功把咱们学校的名字让国际学术大牛知道了吧...”


其实仔细一想,大牛们也是很愿意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我们引用和关注,能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肯定,谁不乐意呢?


所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也就变成了铺路石。

 


现象二
蹭建议,蹭实验,蹭会议



我相信很多研究生都是害怕导师找自己的,我的室友也曾经吐槽说每次听到导师的电话,都紧张到手抖“哎,肯定又有麻烦了...”


但是这个状况在李师兄身上,却没有一点后遗症,因为他是课题组里面经常主动去堵导师办公室门的人。


“老师,你的建议是什么?”“老师,我这方面修改的怎么样?”“老师,你觉得这个idea咋样?”...


有时导师跟他讨论到很晚(晚12点),都会很客气地说“这样吧,下次再一起讨论...”


然而他第二天七点就笔杆子似的站在办公室门口了。


除了导师被“纠缠”之外,每天去食堂吃饭,他都会追着博三大师兄、博一二师兄讨论点什么,所以每次我身临其境的时候,都会觉得食堂也瞬间变成了学术论坛现场。


还有更厉害的事,他是大课题组唯一一个擅长拉曼、AFM、XRD、CVD和水热合成等等所有仪器的研究生。而这些仪器里面,本来分成了三大研究方向,他也只是研究其中三大方向之一,但在他的论文里面,他都能把每个仪器的功能综合起来,而且都能把它们的制备和表征优点充分考虑进去,思考点和数据也比一般的文章更全面。


而在前期,由于大仪器都是不同研究方向的博士师兄管理,但他都会主动去蹭,久而久之,博士师兄觉得他操作可以上手的时候,都会放心让他帮忙跟着做。


他也成功地把“资源整合利用,学科交叉创新”的想法集于一身,然后在自己的一篇文章写出多个层面出来,所以他投的paper也是最高档次的(一区SCI)。


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去听报告和学术会议,有时大老板要去参加某国际或者国内前沿会议,他都会主动去找老板申请名额,如果名额不足(主要是经费问题),他都愿意自掏车费和住宿费,随着大老板当跟班。


有一次他很开心地跟我们说,终于见到偶像了,还给我不少鼓励呢...


是谁?


钟志华院士。




钟志华院士 图源网络

一个微型纳米摩擦方面的他,却热爱着宏观机械摩擦方面的钟院士,不得不佩服他就是这么的不一样!


分析
什么才是“科研厚脸皮”?



在定义上,我上面说的这种脸皮厚跟大家了解的科研油腻完全不同,它既没有“套路”也没有“投机”,它更不是厚颜无耻和毫无底线。在形式上,这种脸皮厚不是脑袋一热的博大伙关注,或者毫无头绪的穷兴致和假正经。


他们身上具备的是另一种崇高的精神特性——对真理的渴望,对科研的热爱,对现状的不轻易妥协。


真正的“科研厚脸皮”,变厚的不再是脸皮,而是学识!

 

总结
怎样培养“科研厚脸皮”?



1、保持对科研的初心:多反思自己,见贤思齐。


2、遇事足够热情:端正态度,主动去做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3、充分抓住机会: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学会灵活变通。


4、认真对待生活: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份坚持。



一言以概之,其实在知识和梦想面前,我们都需要放下顾虑,脸皮越变越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