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生态问题, 是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 西北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 导致我国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 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彻底解决西北国土的水资源问题, 才能有力保障我国的发展空间。 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轻博士进行攻关,研究西部调水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西部调水线路——“红旗河”。这是一条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调水环线,将一举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 从前,它被称为谣言。 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开声称: 从未就"藏水入疆"做过任何规划工作。 如今,被命名为红旗河的西部调水课题已经结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讨会。 官媒也开始深入报道红旗河工程 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巨变。 让我们来看看“红旗河”西部调水具体方案是怎样的 “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后进入怒江(水位2380米);然后,于三江并流处穿越横断山脉: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后经隧洞进入澜沧江(水位2230米),借用澜沧江河道43公里后经隧洞进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后,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绕过沙鲁里山到达雅砻江(水位2119米),绕过大雪山到达大渡河(水位2022米),绕过邛崃山到达岷江(水位1945米),绕过岷山到达白龙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从刘家峡水库经过黄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为主绕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沿祁连山东侧平原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到达玉门(水位1550米),接着沿阿尔金山、昆仑山的山前平原,穿过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到达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 “红旗河”取水水位较低,因此水量充足。预计年总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仅占主要河流取水点总量的21%,将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形成约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由于全线保持高水位运行,可以自流覆盖绝大部分干旱区域。这些地区地势平缓、光照充足,可根据需要设置大量支线,工程实施后,将形成约1万公里长、20公里宽的绿洲带。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并产生累积效应,将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惠及更多地区,方案还设计了三条主要支线 通向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风河”。“红旗河”的三条主要支线均是基于相关区域地理特点的最优选择,使得在保证坡降的前提下,能够全程高水位自流,保持高水位优势,有能力将水源和水能送往更多的干旱区域。 红延河。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境内开始(水位1791米),向东北穿过六盘山到达固原(水位1710米),接着向北延伸至同心县境内(水位1645米),再沿白于山北坡至榆林市定边县境内(水位1500米),最后经多条短隧洞进入延河(水位1440米),总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万分之7.2。由于全程保持高水位运行,可自流惠及六盘山、白于山以北,黄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区域,弥补了由于黄河水位过低导致的宁夏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和陕西北部干旱问题。 漠北河。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开始(水位1620米),经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阴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继续延伸至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水位1200米),以浅埋深隧洞(长度小于30公里)进入滦河、潮河,最终进入北京密云水库,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运行,坡降大于万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线北侧的所有地区。 春风河。从玉门市境内开始(水位1550米),绕北山西侧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于万分之2.7。保持高水位运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求继续向北疆延伸。从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达160米,坡降万分之61.5,适合开发水电控制流速。 2018年1月,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们这一方案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国内方方面面的专家都参与了这次会议,包括中科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总公司以及清华、北大等多家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 会议就工程地质、地震、施工能力、工程设计、生态环境、水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工程的关键在于地质。通过对活动断裂、地质构造等问题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工程的重点区段,评估了处理方法和对策。总体认为,“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意义重大,且没有不可逾越的难点,值得不断推进和深化。本次会议对“红旗河”西部调水后期的具体设计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参加会议的五位院士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水文与水资源学家、流域规划专家王浩认为 “红旗河”方案设计巧妙,是一个全新思路,是切实可行的方案,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抗震专家陈厚群认为 “红旗河”方案的设计非常好,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实施是没有问题的,意义重大。线路经过的一二级阶地过渡带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一些具体线路的隧洞或大坝工程进行创新设计,多做预案,能够从单体工程和系统工程两方面降低“断裂”带来的风险。希望以科学、严谨、周密的作风为“红旗河”方案的研究多做工作,为新时代的水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专家滕吉文认为 “红旗河”方案意义重大,线路设计非常巧妙,边界条件非常好。沿线复杂的地质和构造问题确实是工程的难点,但总的来说都有应对方法。我们不能畏首畏尾、彷徨懈怠,要扎实研究、勇于创新、突破难点,积极推进“红旗河”方案,为我国的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 地球科学工作就是要帮助工程设计趋利避害,在地震带上进行工程建设是有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积累的。我们应该积极去研究、解决其中涉及的具体问题,不能一想到困难就束手无策。希望能积极推进“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河流动力学与江河治理专家胡春宏分析 调水对主要河流泥沙输移、河势变化、河床演变的影响,讨论了“红旗河”与西北内陆河流相互作用和治理问题,对“红旗河”在相关方面的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 之前,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表示,这项工程结束后,新疆最少可生活2亿人!以荒漠为主的新疆将由此改变,一定会成为祖国最美的大花园。 红旗河贯通后,借助这一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包括发电、灌溉、旅游、防洪与航运、国土利用等综合效益等,可以根本扭转西部缺水局面。有望一举解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就业稳定问题等。 一面红旗指引方向, 一条大河通向辉煌。 “红旗河”构想是着眼于大生态、大格局、大战略的西部调水方案,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的大动脉,是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战略工程,是一举多得、造福中华民族的千年工程,必将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宣传视频: 上述内容来源:美丽五家渠 对于这一工程,占豪认为中国应该做,因为这个意义太重大了,对中国的发展意义也太重大了,会改变历史,会把新疆的荒漠变良田,会让中国土地人口成在能力提升两三亿,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意义重大。 下面,是占豪2017年11月初写的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文章,供战友们分享参考。 延伸阅读: 香港《南华早报》10月30日报道称,中国工程师向政府提议修建1000公里的水渠,将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水引流至新疆。 为啥要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到新疆?如果你没到过新疆,可能不会感受到新疆有多大,但只要你去一下新疆,就真正会被这片土地的广袤震撼到。譬如,现在我们从上海飞北京,够远吧?大约两个小时多点。但是,如果你要飞新疆乌鲁木齐,会发现要飞差不多6个小时,如果再到中哈边境的贸易小城霍尔果斯,你得再从乌鲁木齐乘坐飞机到伊宁,然后再乘坐汽车到霍尔果斯大约还需要一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到新疆最西端,从上海一大早出发到霍尔果斯可能就得13到15个小时。 新疆这么大,人口却只有2300万,还没有上海市人多。在整个新疆,如果你开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路两边要不是广袤的干旱土地、要不是山丘、要不是荒漠、要不是荒山······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里缺水。正是因为缺水,历史上的新疆才无法大规模承载人口。如果新疆有足够的水,这片土地可承载的人口至少两个亿,是现在人口的十倍甚至更多。 其实,说起来这事是很有讨论空间的。在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些数据。1994年我国有荒漠16亿亩,现在扩展到21亿亩,加上半沙漠化退化草场,达 68亿亩,几乎占全国面积的47%,而且每年还以200万亩的速度扩展。而我国现在耕地才有多少呢?18亿亩。一些专家为此很忧虑,不进发出了“这样下去我们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的疾呼。
占豪评:
我们经常说缺水,因为我们国家大部分处于半干旱地区。中国真的缺水吗?实际上并不缺,因为中国有一个天然水塔——青藏高原。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不足1700 立米者为水资源匮乏,我国年人均水资源2816立米,水是一点不缺的。之所以形成缺水的原因,是因为我国所处维度大部分地区是半干旱地区,结果是虽然有天然水塔青藏高原,却造成了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大量江河之水流出了国境。
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提出要尽快解决这个大问题,于是就提出了东、中、西三个南水北调方案。原来的三个方案,东线是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逐级提高调长江下游白水,解决京津地区用水。东线工程一共分为三期,第一期工程2013年已经通水,二期工程现正在进行规划编制,不久也将启动。南水北调中心工程则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然后修了一条1400多公里的输水干渠到北京,该工程2014年已经实现通水。
按照原计划,无论是东、中、西线工程都是依托长江之水,东线是长江下游之水,中线是长江中游之水,西线是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水,是想通过筑河筑高坝,调水入黄河,从而解决北方水源的问题。然而,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三条线都围绕长江做文章,长江不过是一条河,所以当东线、中线搞了之后,现在长江也是缺水户了,江西的鄱阳湖经常干涸无水。很显然,西线再调长江水有些困难了,水源不足。根据推算,到2020年,长江也是缺水户。
二是西线如果也从长江上游调水进入黄河,但黄河并不流经西藏,那么还得继续通过黄河挖到新疆的支线,那么调入黄河的水恐怕根本不够用。
于是,1994年,大西线调水工程的概念就首先被蒋本兴(水利部副部长)、郭开、于招英合写的《朔天运河“大西线”南水北调》一文中,最先对这一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的是我国水利专家郭开。
根据郭开的研究,我国西藏地区处于印度洋气流和太平洋气流的交汇处,降水非常丰富;印度 洋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撞击高山,降水多而形成巨量洋川固体水。整个西藏高原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水库。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察隅河、独龙江等年出国境水量5800多亿立米,不仅白白流走,每到汛期山洪爆发,经常给下游东南亚一些国家造成水灾,所以拟从中取水2100亿立米。“大西线”调水路线的整个地形特点是多水的西南地势高,缺水的西北、华北的地势逐级降低,形成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有利于区域间调水的大环境。“大西线”调水的基本走线是:在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水位抬高至海拔3588米,引水到波密,过分水岭(3566米)进八美河入怒江。在夏里筑坝堵江,提高水位达3456米,回水过嘉玉桥,在马利打隧洞过分水岭入雅砻江。在甘孜南筑拦雅砻江回水向东,过分水岭入鲜水河。在炉霍筑坝,使水位达3396米,朔源溢流,过分水岭入大流落河上游的多柯河和麻尔柯河。引水到阿坝查里寺,过分水岭进贾曲,入黄河(3366米)。
“大西线”调水线路示意图
这个工程非常浩大,但如果成功了也意义重大,所以自从提出后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学术界就一直有讨论。因为,一旦这事成了,就可以大大提升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大力建设新疆而将中国的产业、工业、人口更广泛地分布,更重要的是,新疆将会给中国带来几亿亩良田。说得更直白一点,如果将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到新疆,中国人口再增长三五亿粮食安全都有保证,环境也能承载。
这么大的工程,被南华早报一曝光,就引发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关注。美国的《财富》杂志和新闻网站“石英网”就都用很“中国计划建一条1000公里的水渠从印度最长河流调水”报道了这件事。
印度媒体看到这则报道后则炸了,由于担心中国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可能会影响到印度供水问题,所以印度国内多家媒体都第一时间对此表达了担忧之情。
针对上述南华早报的报道,有记者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有中国工程师向政府提议修建1000工资水渠,将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水引至新疆,这引发了印度关切,中国对此有何评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说:据我了解,你说的情况不属实。
其实,这事好虽好,但那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所以现在还处于论证阶段。而南华早报的报道,其实也只是来自于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曾经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深入开展大西线调水工程论证并尽快实施第一期工程的建议》。
矿山建设网公众号
杰出工程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