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国地质工作不平凡的一年,转型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
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指导下,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立足区位优势,发挥专业特色,主动对接地方重大需求,基本走上了转型促发展、发展推转型的良性循环轨道。
转型发展,新时代的呼唤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以及各领域深化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地质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地质工作转型发展成必然之势。
站在这一高度,2018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了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总体思路和框架,全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队伍的转型发展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国地质工作的成败。
但是,自国有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央“野战军”与地方队伍间就已经没有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仅通过“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方式进行联系。特别是随着“分灶吃饭”等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过去以委托为主进行的项目联系也都变为市场竞争。如何适应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将省级公益地质工作队伍凝聚在一起,共同发展我国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就成为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面前必须解决的一道现实课题。
为此,2018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科学研判形势、深入省级队伍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指导与合作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一意见,省级地调院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作为对口联系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则负责与省级地质环境总站的联系。
两单位分别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落实各项内容,通过规划对接、业务培训、交流互访、信息平台共建、人才交流挂职、评优推优等多种形式,将“项目联系”深化为双方的全面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转型发展部署,也在全面融合中得到落实。
地质调查,为地方发展打造更强的支撑力
“ 2016~2018年相比于2013~2015年地质找矿项目数量减少17%、经费减少48%,但服务生态文明及其他新需求项目数量增加17%、经费增加4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给出的这一组数据表明,省级地调局(院)的服务方向已有了很大改变。
那么,省级地调局(院)服务方向到底转向了何方?徐勇一一进行了介绍。
一是更加注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北京、广东、海南、安徽等省(市)地调院主动作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二是更加注重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与多个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了新型央地合作新模式。
三是主动谋划地质工作与省级政府重要工作融合。江苏、陕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地调院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从支撑省经济发展的角度献计献策,积极谋划地质工作与省政府重要工作融合,提升地质工作在省政府决策部署中的地位。
四是积极主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31个省级地调院积极主动参与编制省域自然资源图集。目前,上海、江苏、海南、甘肃、内蒙古、河南、吉林、山西、山东、贵州等省(区、市)的图集已提交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各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五是地质找矿向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转变,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储备。其中,陇东地区砂岩型铀矿调查实现了铀矿调查新区、新层系的找矿突破;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林格尔新区地热田、呼伦贝尔市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均取得重要成果;郑东页2井太原组中部单层压裂试气取得了日产天然气3614立方米的重大进展;广东、云南、青海、新疆、黑龙江、江苏、内蒙古、重庆、海南、湖南等省(区、市)在吸附型轻稀土、花岗岩风化型稀土、锂铍矿、钒矿、钴锰多金属矿、铌钽矿、锶矿、银铅锌、铝土、建筑用砂石、硅石等关键矿产、大宗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六是支撑服务城市规划建设成效显著。各地调院分别在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南、海南、四川、广东、陕西、山西、宁夏等省(区、市)的23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开展城市地质工作,有力支撑了当地城市规划建设。
七是多方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生态修复上,探索形成了原位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全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绿色修复治理技术;在地质遗迹调查上,形成了地质遗迹点分等定级,典型地质遗迹与革命历史、人文风俗、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保护性开发经验;在海岸带地质调查调查上,构建了海岸带、滩涂资源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海岸带监测系统。
八是支撑服务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卓有成效。在积极推进本行政区域内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助推多地形成了富硒农产品品牌,为品质农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九是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仅在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后,就在极短时间内遥感解译2.5万平方公里,标出疑似特大型堵江滑坡15处,为应急抢险和今后的系统治理决策提供了可靠支撑。
十是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在加强本地地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更新数据的基础上,加大了地质数据部门共享、服务产品的发布力度,辅助政府决策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陕西地调院与发展研究中心达成共建意向后,陕西省自然资源“七朵云”框架基本构建完成,初步形成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服务”的服务体系。
十一是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果。瞄准地方亟须解决的关键地质技术问题开展科研和国际合作,在地裂缝成因机理与防治、页岩气调查评价和开发、境外矿产勘查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或成果。
“实践证明,只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向,省级地质工作大有可为。”徐勇说,“安徽地调院落实《部省合作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协议书》,推动省自然资源厅新立项目40余项,累计金额近1亿元。”
环境监测,为经济社会安全运行撑起保护伞
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防治等地质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而且还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研究原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布预警”的要求,专门组织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创新研讨会。
如何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然资源部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撑起保护伞呢?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马军给出的答案仍是转型发展。
一是组织方式转型。以若干意见为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与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深度融合,构建起“1 31”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参与,完成了三大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的国家级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纲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传感器和实时传输技术研发方案》《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报告(2018年)》《京津冀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综合防治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东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状况与防治对策报告》等系列成果,推动全国地灾防治形成了“一个号令齐步走”的新局面。
二是发展理念转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转型发展的建议》,并通过召开站长总工培训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指导31个省级总站形成了适应各自地域现实需求的转型发展思路。
三是用主动作为推动服务转型。由过去“我能做什么”变为现在“地方政府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比如:研究编制了《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总体方案》,参与编制了《中国自然资源图集》,开展了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探索性评价,研究了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框,实施了省级或市县级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试点,组织了绿色矿山管理办法与建设标准的制定、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进行技术储备。
“全国一盘棋,转型促发展,使我们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马军用数据说明,转型发展使地质环境监测这把“保护伞”的保护能力更加强劲:
2018年,全国新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2598个,发布国家级预警预报155次、省级5662次,成功避让496起,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财产损失是2001年以来最低的一年。
全面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10168个监测站点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接入“地质云2.0”。运行一年来,接收监测数据3100万条,完成全部站点35项水质常规指标测试。此外,还建成国家地下水质量监控实验室。
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山东、湖南、陕西、内蒙古、广东、上海等省级总站获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江苏、湖北、河北、吉林、广西等省级总站获批建设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全系统1人入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3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多人入选当地科技创新人才计划。
转型发展永远在路上
转型发展,推动地方公益地质工作迈上新台阶。但,这仅仅是开始。
徐勇、马军都对今后如何组织地方公益性队伍进一步转型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巩固“一盘棋、齐步走”格局上,要通过“1 X”模式推进两级公益性队伍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合作共建、考察学习、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形式,凝聚思想、整合力量,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事业发展上,要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多渠道申报各层次科技项目,项目部署、成果对接、信息共享等方面,在秉承优势互补原则下加强合作,用科技创新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协调互动上,要推动局院(站)关系的进一步融合,促进公益性地质事业同步转型,满足国家、地方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
在主动服务上,以开展重点地区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为切入点,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在信息化建设上,以“地质云3.0”建设为抓手,推动省级节点建设,实现各级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更新,加大地质信息资源集成开发的力度。
两位联系单位负责人表示,地方公益性队伍的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认真履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赋予的职责,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提高地方公益性队伍转型发展的质量,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走向辉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