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滕吉文建言
我国应及时开展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滕吉文在陕煤地质集团作专题报告时表示,我国应及时开展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为建立国家水资源战略后备基地打下基础。
滕吉文表示,在河流和浅层地下水污染的情况下,应急水源地的救急与安全供水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深部含水层是基本不参与地表水循环的封闭水资源空间,探测优质深部含水层是保证特殊境况下应急供水的战略问题。
据了解,我国含水层调查一般集中在300米以浅,尚没有完成深部含水层探测与调查,这类国家级应急水源地尚为空白。开展专门的深部含水层探测调查,可以为国家级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滕吉文建议,深部含水层与战略应急水源地探测,可先在京津冀区域22万平方千米范围内开展示范。其目标是建立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技术体系,破解京津冀地区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关键技术,查明京津冀战略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圈定一批深部含水层战略应急水源地,发展深部含水层探测、战略应急保障和保护理论;以探测数据为依托,创建基于大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含水层系统三维透明结构模型和集成模拟系统,构建战略应急供水规划与调度、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防治联合智能管理平台。
链接 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完成深部含水层的探测,并建立了国家应急水源供应体系。美国最重要的地下水农灌区——高平原(High Plain),在1980年的探测深度已达4000米。这也是美国页岩气规模化开采的重要基础。位于加州中部中央河谷南部的科恩(Kern)水源地,沉积物厚度约5000米,地下水开采深度达1500米。美国中部大平原白垩系含水层探测深度最大达到4000米。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是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东西向剖面长200万米。通过40多年深部探测,其中生代含水层探测深度达到了500~2000米,查明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循环机制,可提供澳洲22%的水源(50万立方米/天),是当地矿业开发、旅游和畜牧业的唯一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