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明教授 6月1日上午,我国矿物加工工程知名专家、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其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6岁。 冯其明 教授长期以我国大宗复杂矿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立足国际矿物加工学科前沿,先后承担“973”项目与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取得了硫化矿浮选矿浆电化学、铝土矿选矿脱硅、硫化矿低碱度浮选、氧化锌矿原浆浮选等一批开拓性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 冯教授的离去让人猝不及防,带给我们的是震惊与悲痛。回首过往,和冯教授一样英年早逝的学者还有很多。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晖因病去世,年仅36岁; ◾2015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陈天洲教授因癌症去世,年仅44岁; ◾2016年8月,“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赵永芳猝然病逝,年仅39岁; ◾2016年9月,另一位“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北师大学化学院教授何智因病离世,年仅35岁;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南邮教授李涛因病去世,年仅42岁…… 这些学者们的离世在令人在无限悲痛的同时不得不为此感到惋惜。中青年时期正是每一位学者厚积薄发的学术黄金时期的开始,过早的离世,留下的是深重的遗憾和痛惜。 中青年学者英年早逝的消息频频传来,不得不让人深思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健康。那么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我们想象中的学者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工作时间自由?无压力?不,只能说我们too young too simple。在看似光鲜亮丽的光环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和生命透支。虽然和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相比,他们每年220-290学时的工作量,真是少得可怜。但是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他们的工作几乎是全天候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学和科研背后都需要大量的隐性时间。 中青年学者们想要成长为好教师、好学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备一门新课,每一个教学时间至少需要6-10倍的课程准备,看起来少得可怜的教学时间其实需要3-10倍的努力和付出。 除了教学以外,科研需要的时间更多。大部分自然科学的学者们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工作,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虽然不用被实验室固定,但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学者,必须通过持久的大量阅读、调查以及无时不刻的思考和写作。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留在校内以便能够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和资料室。有媒体报道,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平均每日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 超乎常人的工作时间之外的是与日俱增的压力。项目被毙,论文被拒,头衔拿不到等是大部分科研人员面临的常态,为此,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付出更多的努力。长时间的劳累,巨大的压力,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的健康状态急剧下降。 人漫长却又短暂的一生里,有的不应该只是奋斗的拼搏,太累的时候,不妨喘口气,停下来歇歇脚。科研事大,但健康也重,愿英年早逝的学者们天堂不再忙碌。
矿山建设网公众号
矿山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