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学术和展览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和展览会 > 新技术展览 > 

中国访谈 | 中国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已处世界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18-06-28


时间:2018年6月6日

嘉宾:国际隧道协会(ITA)主席Tarcisio B.Celestino、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严金秀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洪开荣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中国科学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今年是第20届年会,本届年会也是时隔20年之后回归首届举办地——浙江省杭州市。这次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目前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处于世界的前列,但在特长隧道的关键技术及深埋长隧道,中高能地质环境技术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就相关问题,我们专访了领域内的专家。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洪开荣


请您给我们讲一讲近几年我国在隧道技术方面的发展情况。


  洪开荣: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整个交通达到了一个发展非常快的阶段,高铁事业在世界上也达到了领先的地步。在这一块,我们的高速公路发展很快,在快速的情况下以前讲叫弯道超车,我们是直道超车,直接的,用隧道的方式把路拉通、拉直、速度提高,这是我们隧道行业在新型技术发展的阶段起到的很重要的作用。


       有句话叫“没有隧道,就没有如今的高铁”。高铁上面有很多山,以前我们遇到山就是绕道、转线,现在隧道已经拉直,速度也快了。整体技术而言,这几年从地铁的暗挖法跨越到了盾构法时代,隧道的范围是从陆地隧道进入了海底和水下隧道阶段,从10公里隧道迈向20公里隧道,30公里隧道,这几年表现的非常突出。这是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取得了成绩的表现。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副主席 严金秀


特长隧道技术的论坛今年是第一次举办,为什么想到今年要特别设立专门的论坛来讨论隧道工程技术?


  严金秀:今年科协10个平行的分会场,其中一个会场选择特长隧道技术挑战,这个是很贴切的,为什么?我们国家虽然修了很多的隧道,我们今后还要修更多的,更有挑战性的隧道。其中特长隧道是一个方面。我们有三大海峡隧道,渤海湾隧道、台湾海峡隧道、琼州海峡隧道,这些隧道在技术上都面临了重大的挑战。这次以这个为主题,我觉得是非常贴切的,我们中国的隧道技术今后不仅要世界先进,在特长隧道方面也会走在世界前列。


现在特长隧道主要面临了哪些技术挑战?


  严金秀:概括来讲包括几个大的方面,第一个,勘察,地质勘察,因为它很长的隧道,埋深很大,你要把地质勘察的很清楚,这个是不容易的,今后在技术和手段上都要有大的进步。


       第二个,设计理念也面临了挑战。因为隧道工程中,特长隧道的投资比较大,如何把工程的效益进一步提升,是我们今后需要考虑的。此外,设计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这点对特长隧道尤其重要。还有智能化施工,智能化维护,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这些领域现在的研发是什么样的水平?


  严金秀:咱们国家隧道技术的总体水平是世界先进水平,现在有很多方面我们其实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TBM制造能力和研发,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监控量测和信息化施工,这些方面我们是比较先进的。我们城市地铁修建中,基本上都有个控制中心,现场的施工信息都在控制中心里头可以看到。


能否举个典型的案例?


  洪开荣:现在我们有集中的监控中心,把所有的数据放在监控中心,还有一个总体的监控平台,有专业性的人员管理,他能够及时发现我们在工程进展过程中的进展状态,是不是良性的还是需要调整,怎么来控制它,把这些数据反映在上面,我们能直接控制现场。比如说我今天在这个地方,我们把这个平台一打开,哪个工点的情况我都清楚,哪些地方正常,哪些地方不正常,哪些地方需要做改进,都可以做得到。


  严金秀:比如说像蒙华铁路,现在正在建的蒙华铁路,我们国家最长的一条铁路,1000多公里。蒙华铁路里所有隧道工程的信息化都可以在北京——它的项目的业主都可以看到。1000多公里长的铁路,隧道分布在整条线上,你在北京打开计算机你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地方。


国际隧道协会(ITA)主席  Tarcisio B.Celestino


Tarcisio B.Celestino您对中国目前特长隧道探索实践方面的成就怎么评价?


  Tarcisio B.Celestino:如果我们回想20年前隧道的情况,我都不必说长大隧道,隧道整体的情况都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也看到刚才在展示中提到的一些事故。所以在过去20年间发生了很多变化,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开始在隧道行业领域快速发展。


  我觉得这有利于所有人,不仅仅对于这里的隧道,而且很多这里的发展成果也被其它地区采用。所以现在我们能够规划这些长大隧道,而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的隧道处于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如今隧道建设不仅可行,而且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实际的。


怎么看中国今后要建这么有挑战性的特长隧道?


  Tarcisio B.Celestino:实际上这其中的一些项目也在随着工程操作的状态在变化。如果我们想象一条连接着台湾岛和大陆的长达140公里的隧道,它实际上是人类的地标性建筑。对人类而言,它们毫无疑问是标志性的。这就是我们在这个国家看到的发展,也是为什么地下工程行业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一般性的工程。每年一般性的工程增长3%,而与此同时地下工程每年的增长却能超过7%。 我们对于经济增长有需求,这也使得地下工程更加具有吸引力。


刚刚说的渤海湾隧道、台湾海峡隧道、琼州海峡隧道,这三个海底隧道工程在未来是否是要建的。


  洪开荣:随着我们国家迈入了新的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能去的地方,该去的地方都能去,而且都能轻松自如地去。希望我们打造一些比较好的隧道工程,把交通设施给建起来。但这是一个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必须得迎接这些挑战,我们是躲不了的,有些坎儿必须迈过去。


  这三个通道是要建的,但是什么方式,隧道是一种方式,可能还有其它方式,有些工程建的时候感觉到当时的效益不是很好,但其它的社会效益是有优势的。 “建隧道”还是“肯定建隧道”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来确定。我们现在创新的智能化的掘进技术,对这三大隧道的建设是非常具有帮助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智能化的地质勘探工作的技术,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有大量的工程建设,一步一步进步,很快的能转化为我们的生产力,我们的技术也是有大的进步。将来这种技术对三大工程和国内的长道隧道工程是非常有支撑作用的。在智能设备方面也在改进,将来我们结构上面的材料也可能是智能的,能够相互之间感知。这对整个交通运输,智能化运输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未来我国隧道工程技术应该如何发展?


  严金秀:我觉得今后的发展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勘察发展今后要提高它的准确度,要提高它的有效性。因为前期勘察需要比较大的投入,特别是对长大隧道,一般都比较深,如何把那么深的隧道地质勘察准确,投入又不过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勘查技术,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个,设计方面如何将隧道的单一功能变成综合功能,提高工程效益。此外,设计要考虑节能减排,隧道工程设计年限正常都是100年、120年,我个人觉得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年限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以后可能会是300年、500年。像阿尔卑斯山,欧洲的一些隧道工程是18世纪修的,现在两三百年了,有些都还在用。这么长时间的使用年限的隧道工程,它的节能减排是很重要的,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排放,还有环境保护,不仅是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


  第三个,施工方面。除了智能化的隧道施工技术以外,今后从长远来看,应该有颠覆性的隧道修建方法,包括一些激光的开挖方法,高能水的开发方法,完全新的,颠覆性的隧道的修建技术。这个技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实用阶段,但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是施工方面。运营方面,特长隧道防灾。灾害是个小概率事件,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还是比较大,在长隧道在里建的救援站等,投入是很大的。今后的防灾要有些新的方式、新的方法,从根本上防止火灾,而且投入还不大。运营维护要智能化,隧道哪里出问题了不是你去检测,而是有些预埋的传感器自动报告我今天哪不舒服了,维修人员就知道了,直接对症下药,而不是定期去巡检。隧道运营智能化、自动化,这个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国的隧道工程已然走出国门,走向了海外,给我们介绍一下海外的发展情况。


  洪开荣:中亚最长的铁路隧道,19.2公里,这个项目是我们国内走向“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性工程。这个工程的意义,第一,这条隧道的修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两块相对分流地域的有效沟通,费尔干纳盆地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盆地,但平常的交通很不方便。


  第二,这也是我们往欧洲的,中型铁路的规划的一部分。


  第三,整个技术能力在这个地方展示出来了,我们不论是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的速度以及我们建设过程中的理念方法,都已经在这个工程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和展现。我们现在到国际上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竞争,比如,有个红线地铁隧道,这个是地铁工程,通过有效竞标,我们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在建设过程中相关方对我们从怀疑到肯定,再到夸奖,最后到充分信任阶段,表现非常好。我们已经在走向世界方面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了。


Tarcisio B.Celestino对中国现在走向海外,走向全球是怎么看的?


  Tarcisio B.Celestino:我前几天在读一份来自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报告,他们预计中国将在未来30年内成为世界上GDP总量第一的国家,当然我们之前就知道这会发生。今天早上我们看到了展示,也就知道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这是因为中国决定将投资放在正确的领域,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大学中力争上游。


  同时我认为这与地下工程行业的发展有关。这不单单是因为你们有着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规模数据是世界上其他地区难以想象的。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这些发展,你们同样有资格将这项技术拿到国外。实际上,世界上的其它地区需要这项技术,所以当你们决定加入全球市场的时候,这一切都只是市场的问题,现在你们有权利从中获益。


  你们已经将这项技术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我希望好消息是世界需要这项技术。在今天早上展示结束之后的会议上,地下工程被选为十大话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在这个方面有哪些发展,而且大家想知道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由此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机会。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过去一些不可想象的隧道如今已经成为可能,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好处背后还有哪些后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