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会和专委会 > 市政岩土 > 学会新闻 > 

2024年“陈宗基讲座”暨矿山采动应力与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高端论坛在海口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03-26

2024年“陈宗基讲座”暨矿山采动应力与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高端论坛在海口顺利召开



点击上方蓝字


发现更多精彩
















摘要: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24年"陈宗基讲座"暨矿山采动应力与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高端论坛于3月22-24日在海口顺利召开。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24年"陈宗基讲座"暨矿山采动应力与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高端论坛于3月22-24日在海口顺利召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党委委员、副理事长康红普院士,监事长赵阳升院士,副理事长杜时贵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青丽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杜时贵院士主持。

理事长何满潮院士以"开放科学旗帜下的期刊建设--几点思考"为题致开幕词,从期刊建设的挑战性问题、历史的启迪、开放科学的兴起与内涵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科技期刊建设当前的现状。他认为,开放科学能够有效制止低水平研究和学术不端,其重要标志一是知识的共享、科学大数据的共享,二是科学家之间的真诚合作研究,三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促进研究成果的量变到悟道的质变。最后,他展望了我国科技期刊未来的布局及创新发展,强调学会的使命是构建开放科学创新生态,介绍了正在探索建设的eROCK岩石力学投审稿平台,力争构建开放式评审新模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吴青丽副书记致辞中表示,"陈宗基讲座"作为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端学术讲坛,在凝练学科精髓、探索学科方法、展望学科方向、引领学科方向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图2 何满潮院士致辞

图3 杜时贵院士主持开幕式

图4 吴青丽党委副书记致辞

图5 康红普院士作大会主讲报告



本次"陈宗基讲座"第十四讲的主讲人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康红普院士,报告题为"煤矿采动应力演化与围岩控制"。康院士以应力为主线,论述煤矿井下围岩应力演化特征及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在原岩应力方面,基于大量现场地应力测量数据,详细分析我国煤矿井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在采动应力方面,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维度综合研究掘进工作面与巷道围岩应力的演变过程,分析采煤工作面周围 的采动应力演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在支护应力方面,自主研发一系列巷道支护测试及模拟试验平台,系统开展锚杆及护表构件在多种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测试试验,揭示它们的力学响应特征及破坏机制。

围绕"矿山岩体地质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岩层灾害控制"等问题,武汉大学刘泉声教授、西安科技大学来兴平教授、学会监事长、太原理工大学赵阳升院士分别作了题为"煤矿深部巷道碎胀大变形灾害控制及TBM安全高效掘进关键技术""坚硬特厚煤岩体强采动失稳精准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和"煤炭资源低碳开发利用的研究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伍法权教授、张玉芳研究员、吴拥政研究员等17位专家作了特邀报告。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图6 赵阳升院士作主题报告



3月23日晚间召开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九届编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代理秘书长杨军教授主持。常务副主编刘才华研究员作了"《学报》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计划报告"。会上,各位编委就"一流科技期刊改革与创新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对《学报》今后发展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与对策。《学报》主编何满潮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梳理了国内科技期刊当前存在的8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8条对策。对策为:1.主办更多期刊,解决拒稿率高的问题;2.打造eROCK岩石力学投审稿平台,保证首发权,最大限度降低审稿周期;3.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促进期刊质量;4.搭建岩石力学大数据平台,保存历史数据、共享科研成果;5.做好编辑团队人员职称等待遇的保障;6.强化基础性、原创性文章数量,思考从0到1和冰点问题;7.充分发挥主编、副主编、编委的作用,厘清各自责任;8.讲座模式革新,可设双主讲,鼓励青年人同台展示。



图7 第三届"岩石破坏短临预报竞赛"颁奖现场



来自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海南大学、中铁二院集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40余家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充分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共同缅怀陈宗基先生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以开放科学这一新视角积极探索、勇于挑战、大胆创新,共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美好未来,论坛圆满成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