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2023 ╱ 作者:石磊 ╱ 3月底,我接到组织境外管理人员到纱岭项目部学习交流的任务,对于境外人员而言,这是一次国内外项目施工经验的交流,而对于不经常下井的我来说,这更是一个深入一线体验的机会,想想还有些兴奋和期待。 经历了让人心跳加速的10分钟,我们首先抵达了-1400水平,,在出吊桶时,手触摸连到接平台,钢板是热的。此时整个巷道内就只有2名老职工负责打钻,他们光着膀子不停地挥着汗水,见我们来了,笑着打招呼并介绍起了井下的情况。他说,由于井筒及巷道的水量大,需要从-1400水平向-1465水平打泄水孔将水引到下部。我用手感受巷道里的水,烫的使人心慌,经过测量,井下水温高达51℃。听说井下水氯离子超标容易引起皮肤不适,临走前我告诉职工穿上衣服,他笑笑说:“不碍事,困难都是暂时的。” 临升井时,恰巧遇到了刚从吊盘下面爬上来的一名修大泵职工,只见他浑身湿透直接用淋水冲着身子,我怕他着凉,伸手把他拉到一边,而他却打趣地说,吊盘下温度太高正好用淋水降降温。听到这样的回复,我心中再一次升起浓浓的敬佩与酸楚。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晚上一闭上眼就是井下艰苦的环境和挥汗如雨的职工,在机器的轰鸣和昏暗的空间中,他们似乎在发着光。 次日,我们又来到了纱岭项目部回风井进行参观。-1315米水平的两个马头门刚刚开口,仅掘进4米左右,井筒上部的水不断的向下倾斜,大抓、吊桶使工作面空间显得有些局促,加之出矸导致的高低不平,积水随时有可能灌入矿靴内。 这里能见度很低,两个马头门正在同时打眼,职工们有的在指挥的、有的抱着钻、有的负责照明、还有人在一旁监护,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的热火朝天,我想,这不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所在吗? 冒着淋水我们从-1315水平升到-1200水平临时泵房和附属巷道,虽然这里的淋水有明显减弱,但每班仍需1名泵工负责排水,这里相比-1315的作业环境,居然算是相对“舒适”了。 在升井的时候,能看到淋水不断的向下灌入,可想而知,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才能一点一滴的完成施工任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这里的巷道从观感到成型让人无不赞叹。 相信此次前来学习交流的每个人,都会对“矿建工人”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自身岗位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想想自己平时的工作环境和压力,再想想纱岭项目部职工的施工作业环境和可敬可爱的职工,让人还能有什么抱怨和委屈呢?此时我也更深刻地明白了领导提出的“以人为本、关爱职工”“收入向一线倾斜”不是单纯地喊口号,而是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后作出的正确抉择。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俯身实干,力争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也相信纱岭项目部在处领导的正确带领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共克时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