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不是做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要起“化学反应”,要让各种职能和力量的“板块整合”,真正变成“有机融合”
◇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许多工作还刚刚起步
依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一方面,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整合的部门和职能多,情况相对复杂;加之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涉及到公安消防部队和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整体转制。
应急管理部组建已近一年,目前机构改革进展和运行情况如何?已开展哪些工作?取得怎样成效?下一步如何发力?《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尚勇。
从“板块整合”走向“有机融合”
《瞭望》:应急管理部机构改革整体进展如何?
尚勇:应急管理部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先后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新组建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着力加强职能融合和机构重塑,不是简单的改名字、换牌子,而是一次全新的再造重建、脱胎换骨。不做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致力于起“化学反应”,以真正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从组建几个月来机构运行和实战情况看,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从改革初期各种职能和力量的“板块整合”,逐步走向了“有机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组建应急管理部的意图和要求初步得到实现。
不到一年时间,新体制的综合优势初步显现:初步实现了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初步实现了应急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初步实现了应急力量资源的优化管理,初步实现了向多元灾害事故救援的转变。
从总体看,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效果看,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管的整体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损失、安全生产事故均有所下降。
《瞭望》: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应急管理部涉及到的职能和人员调整较大,机构和人员融合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效。如何更好实现机构和人员的融合?
尚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用制度引领融合。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和应急管理部“三定”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应急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围绕“三定”规定细化方案编制,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确保机构和人员编配合理。消防救援队伍在招录、使用、退出和日常管理、教育训练、职业保障、提高职业荣誉感等方面实行专门的管理和政策保障措施,为保证队伍战斗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边组建边应急,靠实战促进融合。去年,应急管理部累计启动47次应急响应,每一次应急响应,都不是一个司局、一个板块的响应,而是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立体响应。
比如,在山东寿光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抢险救援中,应急管理部调集5000余名消防救援队员、14支矿山救援队紧急增援,跨区域开展抢险救援任务,并两次派出救灾工作组,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在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重大险情处置中,应急管理部先后派出两位副部长赶赴现场,工作组成员包括自然资源、水利、地震、消防、救灾等多部门的人员和专家,最终成功排除了重大险情,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明职责推动融合。全面落实24小时在岗应急值守工作制度。研究制定部门应急预案和灾种响应手册,探索建立应急响应专题会商机制,形成救援扁平化组织指挥模式、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模式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构建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机制。各单位责任明晰,各司其职,深度融合,运转优化、协同、高效。
四是强化担当作为,以使命催生融合。建部以来,部党组始终注重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起共同的目标追求。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增强履职本领、深入研究工作规律,在灾害事故中应急处置能力和化危为机意识不断提高,表现出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展现出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战斗力。
五是严纪律强作风,立规矩保证融合。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严明政治规矩,严格纪律要求,强化使命担当,确保融心合力。
协调处理五组重要关系
《瞭望》: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急管理部坚持哪些原则?着重协调处理哪些关系?
尚勇:应急管理部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坚持和把握四方面原则,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主动力;坚持依法推进、保障改革;坚持责任引领推动工作落实。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着重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统”与“分”、“防”与“救”的关系。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重点理顺与相关部门的职能划分,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界定好“防”与“救”的职责。应急管理部作为综合部门,承担安委会、减灾委和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等指挥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职责,承担统筹自然灾害防治的主要责任。“防”是各部门工作责任,涉灾部门在本行业领域负责预防工作,应急管理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和综合防范工作。“救”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涉灾部门要防止事态扩大,做到灭早灭小。
二是统一指挥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建立了特别重大灾害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处置和一般性灾害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应急管理部统一响应支援的应急处置机制。同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作用。在去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处置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水文、航道、打捞等专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发挥了很好作用。
三是安全生产监管和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安全生产监管和自然灾害防治,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一方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建立常抓严管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推动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建立快速响应和高效救援机制。
四是平战结合和强化各项应急准备的关系。突出指挥机制、应急预案、专业救援力量和设施等要素,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精准部署救援兵力和装备,关键时期靠前驻防,枕戈待旦、随时出击。强化实战化训练,锤炼实战化本领。科学储备、严格管理救灾物资,搭建应急物流网络,建立应急联运机制,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
五是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的关系。发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这一应急救援的“尖刀”和骨干力量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等应急救援专业骨干力量作用,通过一系列举措鼓励、支持、引导社会救援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逐步形成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等为专业骨干、社会救援力量为重要支撑和补充的救援力量体系,发挥应急救援的整体合力。
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开局良好
《瞭望》:如何评价应急管理部一年来的运行情况?
尚勇:应急管理部着力解决重救轻防、分散管理的问题,统筹推进各类灾害事故综合防范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牢牢把握“六个坚持”,大力推进“九项重点工程”,重点推进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组建一年来,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灾害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损失有所下降,各项工作总体顺利,实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是推进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管理部组建伊始,部党组和全体人员快速进入应急状态,遇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与前方视频连线、了解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联合会商,分析研判灾情和发展趋势,研究制定防范和抢险救援措施,统一调度应救援队伍和资源,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作用,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会商研判、协同响应、救援联动等机制。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根据灾情预判,提前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大工程预置救援力量,一旦有事第一时间救援,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灾前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排查风险隐患,做好防范应对,灾害发生后指导抢险救援,灾后就地转为救灾工作组,协助地方做好群众救助工作。
二是加快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公安消防和武警森林部队转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从救援理念、职能、方式、力量、装备、机制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联动、军地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组建27支地震(地质)、山岳、水域、空勤等专业救援队和7支国际救援专业队伍,加快建设航空救援力量。建立社会应急力量与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共训共练机制,推动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应急救援力量格局。
三是推进建立应急科技和信息系统。坚持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初步形成全国“一盘棋”整体信息化工作格局。加强灾害事故预测预警系统整合,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立高效顺畅的全国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协调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建立了自然灾害预测预警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和视频会商机制。同时,建立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着力提升重大灾害事故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先进设备和应急产品,提升技术装备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四是推进建立应急预案、法规、标准体系。适应新体制新机构新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结合机构改革实际,推进应急预案和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启动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完善重大战略工程和基础设施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研发应急预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推动构建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
五是推进建立信息发布和宣传动员体系。坚持“一个窗口”对外的信息发布模式,依托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等监测设施,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应急通信、手持终端等先进技术手段,发挥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及时监测搜集灾害事故信息,通过全媒体手段及时权威向社会发布预警预报和安全提示,发布灾害事故动态、调度指挥、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信息。
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再发力
《瞭望》:下一步,需从哪些方面着力,加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提升综合能力?
尚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许多工作还刚刚起步,要创建一套全新的应急管理制度、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还要持续深化改革。
一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狠抓风险防控责任和管控措施落实,盯紧盯牢煤矿、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和工贸、消防等事故易发多发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治理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综合风险监测、灾害监测预警和督促检查,定期分析全国和重点地区灾害风险,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强化各项应急准备,健全值班执勤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装备和物资准备,提前预置救援力量,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二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制。围绕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管理部门承担重特大灾害指挥部协助党和政府负责同志组织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建立一般性灾害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应急管理部代表中央统一响应支援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加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军队的业务协同。加快应急管理部门内部融合,制定各级内部应急预案,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内部运转高效、外部衔接顺畅。
三是加快灾害事故防范救援能力体系建设。围绕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完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配套政策。以实战为牵引,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形成有效的综合性救援队伍执勤训练模式。加快建设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和规范地方专职消防力量建设,建立国家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开发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灾网上申报系统,组织全国性社会救援力量技能竞赛,引导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尽快建成全国应急管理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实现资源共享、智能应用。
四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和基础保障水平。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落实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管理责任。积极推行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确保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基层。
五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