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综合报道
2012年,他因为在课堂上“徒手劈砖”,一夜成名;
2016年,他发明“看脸色神器”,上课走神打盹想心事的,一个都跑不掉;
受到“看脸色神器”的启发,没多久,他又发明了“刷女神器”,迷上了帮学生们当“红娘”;
2018年,没错,他又“作妖”了……
“上课的学生不知道有这节目,Surprise!”因独特的教学方式,四川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魏骁勇成为学术圈网红教授。最近,他又给学生们带来了新“惊喜”。
这次,魏骁勇搞了个升级版基于人脸识别的上课点名——无人机点名 巡堂。除了增加教学的趣味和参与度,也致力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5月23日下午,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教室里,魏教授呜呜呜的,放飞起了小型无人机。
干嘛呢?
点名呢,升级版的。
利用面部识别技术,识别学生脸上的表情,判断学生对这堂课是感到索然无味、还是饶有兴趣,来判断学生们对所教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是魏骁勇两年前的研发成功。当时他表示,这一工具可以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引来学生“爱恨两难”的热评。
这次,他把这技术做了无人机升级版。小型无人机可以在飞到教室的每个角落,近距离无死角抓取学生面部表情。如果降低飞行棋噪音问题,还可以加入语音功能,在课堂上巡航,提醒上课不专心的同学们,小心挂科。
魏教授介绍,这次的无人机点名升级,技术上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更有趣;同时不能生搬之前的技术,会有很多新的问题让学生来发现和解决。
无人机被用来点名巡堂了!就问你怕不怕?魏教授的新发明成功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
干嘛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大学生还怎么活
千万不要让其他教授看到这个视频……
我方准备地对空全方位拦截!
班主任再也不用趴窗户偷看了
成都几乎全城都是禁飞区,《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川大学子了解一下
无人机点名也是太秀了,还有什么逃课的必要
从利用徒手劈砖技能讲解物理原理,到“刷脸神器”打考勤。6年来,魏骁勇教授一直变着花样地带给课堂惊喜。让我们沿着时间线,再来回味一下魏教授的那些“搞事”发明吧。
从普通高校教师到“劈砖教授
2012年10月,魏骁勇在课堂上演示徒手劈砖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经此一役,他开始被网民称为“劈砖教授”。
“我那时候上‘工程实践’课,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科学的力量,鼓励他们平时学以致用,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说起这段经历,魏骁勇挠了挠头,有点羞涩,“其实这是个简单的物理原理,是桌子把砖劈开了。”
走红后,媒体蜂拥而至,实诚的魏骁勇为了告诉公众,自己表演的不是武术,而是用的科学原理,在一天的时间里重演了数次,劈了不下10块砖直到手红肿。
除了对手肿感到烦恼,魏骁勇更不适应的是高度的社会关注:“我不是劈砖教授,只是一个普通的高校教师。”
魏骁勇课堂劈砖
上课效果好不好?看看“脸色”就知道
2012年,还在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读本科的赵俊杰便听同学们风传这个“手劈板砖”的猛人;两年后,赵俊杰成为魏骁勇的研究生,随后参与到“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行为分析模型”(即“看脸色神器”)项目中来。
借助这款被学生们称为“看脸色神器”的新发明,每堂课上,魏骁勇都会录下学生的听课视频,并运用面部识别系统,分析学生们的听讲程度——专注还是走神、思考还是打盹,全都无所遁形。
“我就是看看,同学们上课时的专注度,开不开心啊,开小差有没有啊。要是有人睡觉,我好讲小声点啊。”魏骁勇打趣地说。
视频中,数名学生脸上都有一个黄色的框,头上顶着的“happy(高兴)”和“neutral(一般)”会随着他们的大笑、沉默而变化。
另一方面,魏骁勇也用它来研究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对324名学生进行长期跟踪分析后,魏骁勇发现,学生的期末成绩和他课堂上人际交往的活跃程度成正比,“在课堂上和更多的人来往、互动越频繁的学生,成绩基本都不错。”
在研究300多名学生的常用座位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后,他还对“学霸位置”进行了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虽然有不少人并不完全符合这样的行为模式,但大部分学生符合“越近成绩越好”的规律,“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还是坐得离老师近一点好,因为只要他们没听懂,老师一看表情和眼神就知道,随之会调整讲课内容和进度。
腼腆害羞并且想联谊?这里还有一款神器
事实上,“看脸色神器”的设计初衷是记录学生出勤情况。但魏骁勇表示,自己没有点名的习惯,这个神器最终也没用来考勤,却能给后来很多研究打下基础,比如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应用,以及——校园联谊。
“我发现有些男生太腼腆,参加联谊会,招呼都不敢和女娃娃打。咋整?”
为学生操碎心的魏骁勇很快迷上了当“红娘”。他开发出一款新软件——联谊会之前,工作人员经过女生同意后录入女生信息,不敢开口打招呼的腼腆男生们,可以通过拍照上传照片来识别女生的信息,“这下就一目了然了嘛。”
魏骁勇以此希望建立起川大范围内的学生及校园景点图像信息库,有助于大学校园内的各种联谊活动。
魏骁勇与丹·舍特曼同场竞技劈砖
2013年,魏骁勇获得“中国搞笑诺贝尔奖”的菠萝ME奖,时年72岁的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舍特曼亲自给他颁奖。他的获奖理由是:“劈得一手好砖,刷得一手好脸,相得一门好亲。”
擅长“看学生脸色”的魏骁勇,此前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老师。
“按照我读书时候的规划,我最大的可能,是再去美国读个博士后,然后像我的师兄们一样,找个硅谷的大公司上班。”魏骁勇职业规划的转折点,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我爸妈都在成都,当时地震后,作为儿子的我不在身边,老人睡在大街上,我知道后很难受。”为了尽孝,魏骁勇最终选择回成都就业。
在2012年“一劈成名”后,刚报了魏骁勇研究生的张昭旭从师兄处听说了这件事,第一感觉是“果然是他做得出来的事”。“他做人、做项目都有意思,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有想法有创意,反而不怎么在意你功课好不好。从来不强迫我们做什么事,把我们当伙伴,不太像个老师。”
张昭旭凭借“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行为分析模型”这一项目顺利毕业,她回想起大四时参加研究生导师宣讲会、选择报考导师时,看见魏骁勇的第一印象是,“讲的东西很前沿,人看起来有气场,就是他了。”
有趣,没架子,有气场。作为教师,学生们给魏骁勇的评价集中在这样几个关键词上。
到目前为止,魏骁勇已有6项发明成功申请到国家专利。早在1998年的学生时代,魏骁勇在一次坐火车的旅途中,因车厢拥挤无法休息,抱着被子养神的他突然灵机一动:原来这样抱着一团东西也能睡觉。返程后,魏骁勇便发明了多功能旅行组合安全气囊,并申请到了国家专利。
矿山建设网公众号
矿山界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