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第一支“野战军”纪实(上)
发布时间:
南庆杰 红色矿山 2023-09-10 23:10 发表于山西
编者:这是第41支队退役老兵、著名“三线精神”研究专家、铁能公司宣传工作者、作家南庆杰战友撰写的一篇纪实文学。作者高站位、宽视野、多角度,从八个方面颇为全面、具体、详实的阐述了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转战铁法矿区50年的辉煌足迹,反映了一个特殊兵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做出的特殊历史贡献。从文章的完美结构、清晰逻辑和阐述要点、精准数据上看,足见作者丰厚的史料积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推送,今天推送第一篇,敬请分享。。
•纪实文学•
值此一年一度“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基本建设工程兵41支队转战辽宁铁法矿区参加基本建设50周年暨部队奉命“兵改工”40周年、辽宁铁法能源公司(原铁法矿务局)开发建设65周年。作为从41支队退役的一名老兵和从铁能公司宣传部退休的人员,思绪联翩、感慨良多。特写此文以为纪念、以飨读者。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做出了建设“大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发文指出:把施工队伍逐步整编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基本建设工程兵,是实现队伍革命化,保证队伍不断更新,提高战斗力的根本措施,最能适应边备战、边建设的需要。当时,就改编组建基建工程兵建议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时,毛主席说:“这个办法我赞成。”而周恩来总理在说到组建基建工程兵时也说:“一旦有事,好处无穷”。
恰逢其时,1966年8月1日,号称“中国煤炭工业战线第一支野战军”的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在贵州省盘县特区一个叫瓦窑场的地方隆重召开了建队授旗典礼大会。会上举行了阅兵式和授军旗仪式,宣告41支队正式成立。支队下辖7个大队,即401大队至407大队。部队的编制序列为支队、大队、区队、中队(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文自1980年8月1日依次改为师、团、营、连)。当时部队对外代号:41支队为建字41部队。7个大队依次为建字401部队至建字407部队。总数为13368人(即工改兵)。当年9月,建字41部队征集补充首批四川籍义务兵8120人,当年度总兵员为21488人。
到1966年年底,根据国防部的命令,在全国冶金、建工、煤炭、水电、化工、交通等国家部直属施工队伍中先后整编成立了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5个支队(师级)和4个部属大队(团级)。此后基本建设工程兵各行业(工种)的部队在各地相继成立。到1981年,基建工程兵已发展到32个支队、5所技术学校、5个物资总站和办事处、8个相当支队级的单位、154个团,17个相当团级单位。人数最多时达48.2万余人,号称50万官兵。
国务院、中央军委文件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的建立,是经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的,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是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部队。”
1966年,是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立足战争,争取时间建设战略后方”。当时,煤炭工业的重点是加快“大三线”建设,迅速扭转“北煤南运”状况。这是中共中央建设战略后方,把“屁股坐稳”的重大举措。而煤炭工业的“大三线”包括西南、西北10个矿区。西南煤炭基地主要是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时称“六盘水”煤炭基地。矿井建设工程量大、工期长、任务艰巨,1965年1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成立后,1966年“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大规模展开。基本建设工程兵的组建是加快三线建设、加强战备的一项有力措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的创举!而41支队成立以后,担负的主要任务就是盘县矿区的基本建设。6月29日,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程子华、彭德怀等领导视察整编组建中的由41支队承建的盘县矿区。彭德怀到月亮田煤矿,在听取月亮田、老屋基、火烧铺和土城等4处矿井的设计、施工情况汇报后,高兴地说:“好,运用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搞煤矿建设,这个办法好!路通、矿成,攀钢用煤不发愁了。”这无疑给了41支队广大指战员极大的鼓舞!
但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与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真应了贵州当地人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天上总下雨,地下泥泞不堪,很难见到太阳,洗的衣服好几天都晾不干;“地无三尺平”——眼前除了大山就是沟,部队寻找一块集中训练的平地都难;“人无三分银”——当地老百姓那时都很贫困,甚至都没见过电灯,来一辆汽车都会当稀罕物围着看半天。而从成昆线方向修过来的火车道,铁轨才铺到红果……
而41支队官兵就在当年红军长征路过的乌蒙山区,发扬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排兵布阵摆开了战场。在道路、水、电基本上三不通的艰苦条件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住房自己动手建,没技术老骨干传帮带,很快就投入到了矿区建设当中。
1972年4月10日,燃料化学工业部下发第28号函: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72)19号文件批示,同意将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401、403、405大队调出贵州,组成第42支队,主要担负陕西省韩城煤矿和河南省平顶山煤矿的建设任务。1973年下半年,41支队大部队奉命陆续调离贵州盘县矿区前往辽宁铁法矿区。而最后留驻在盘县的402大队3、4中队和407大队1区队部和1、2、3、4中队 ,直到1976年10月奉煤炭部文件令,调往唐山市承担开滦煤矿的灾后抢修任务。所以说41支队在盘县矿区(后改为盘江矿务局、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奋战达10年之久。
10年里,官兵们拿着微薄的津贴费(新兵入伍第一年每月津贴费6元,往后每年每月增加1元。第四年每月10元、第五年每月15元、第六年每月20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努力奋战在盘县矿区不同的施工地点。当时41支队和所属大队根据施工任务组织的大会战一场又一场,真的是热火朝天!
41支队先后承建盘县矿区5处大中型煤矿,设计能力年生产原煤420万吨;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03亿元;完成井巷掘进10.17万米;房建工程15.35万平方米;机电设备安装177项865台件。建成投产的月亮田、老屋基、火烧铺3处煤矿,设计能力年生产原煤270万吨。而因部队受命转场,参加建设的另两处煤矿转交盘江矿务局续建和做生产勘探井。同时,还建成火铺和盘关两座电厂,矿区公路103公里,各矿井间输电线路67.7公里,矿区通讯线路248公里,铁路专用线5.5公里,以及各矿井水源工程等。同时,41支队所属404、406、403这三个大队先后承担火铺矿的矿建及井下安装、土建工程任务后,集中兵力采取“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分头并进、落实到位、择时会战”的策略。在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不仅掘进、成巷保证了施工进度,而且地面土建工程施工按时完成了洗煤厂、井口走廊、机修厂、矿修车间、矿灯房和浴室综合楼、锅炉房、6千伏变电所、压风机房、绞车房、主扇风机房、供应仓库及皮带走廊、装车煤仓等工程。
这些完成的施工项目和数据,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枯燥乏味。但正因此,41部队曾被当地工农群众称赞为盘县矿区战场上“大打矿山之仗的尖兵”,也无疑成为当时六盘水煤炭基地乃至西南“三线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十年里取得的每一项业绩背后,都凝聚着我们41部队在盘县期间的数万官兵(组建后曾多批次征集义务兵)当年吃过的苦、挨过的累、流过的泪,以及131位牺牲的烈士和众多伤残者流过的鲜血!正如我在《乌蒙山下军旗红》一书中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41支队官兵在贵州盘县矿区奋战的足迹与业绩,感恩的六盘水和贵州人民已然写入了史册和登上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内的展墙。而盘县烈士陵园和红土地上矗立的41支队烈士墓碑,就是乌蒙山下不言而喻的历史丰碑!
古往今来,有句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此言果然不虚。
1973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1973)105号文件:基建工程兵41支队机关及402、404、407大队调往辽宁铁法矿区担负煤矿建设任务。41支队调驻铁法后,部队代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440部队;所属第402、404、407大队,代号依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第441、第442、第444部队。另调41支队406大队到湖北承担荆襄磷矿王集矿段建设任务。大队代号改为建字443部队(后于1978年4月,41 支队代号改为00419部队。所属三个大队依次改为00412部队、00414部队、00417部队)。
军令如山。从9月13日开始,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分批次组织部队调防。继404大队先后到达铁法矿区后,仅1974年就组织调动了12个军列、332辆汽车,完成了运送到铁法矿区执行施工任务的402大队、407大队、支队直属队、医院等大部分人员及物资的调防工作任务。
我当年在404大队服役。1973年10月15日下午,我们4大队1区队的官兵,赶到位于盘县亦资孔“五线桥”上的火铺站(车站建在有五条铁道的大桥上),准备乘车离开贵州前往辽宁。听到登车命令,我们上了17点25分始发的9064次军列出发。因盘县火铺与云南仅一山之隔,列车离开火铺站,仅几分钟便进入不远处的平关隧道,而驶出隧道便是云南省富源县地界。此后,我们开始了长达7天、途经8省的铁路旅程。这期间我们除了先后下车在12个兵站用餐之外,其余时间只能在闷罐车厢里吃我们出发时自带的饼干、麻花等食品。真的是苦了身边的回族战友,他们到兵站往往吃不上清真饭菜,一路上只能靠干粮了……
10月22日中午,我们乘坐的列车停在了一个只有三条火车道的小火车站。从闷罐车的拉门望去,一座红砖建筑的房子上方中间写着黑色黑体的“调兵山”三个字,看来这应该是这次转场旅程的终点了。果然,哨音响起,中队长已在喊各排下车整理行装。因为我们是人和工具及部分施工设备随车走(当年除了支队汽车营和三个大队汽车队的进口载重汽车若干辆,还有各种大小施工设备全都分批次随军列运抵铁法矿区),所以我们先将工具设备装上车,后乘车仅几分钟就到了一个叫调兵沟的地方。当时这个呈Y字型的山沟内没有一户人家,我们进入沟内深处的右前方发现有两趟瓦房,听说曾是法库县委党校、或是“五七干校”留下来的,反正就成了我们的营房。屋内的木板床数量有限,忘了当时是从哪儿弄来的木板,大家动手搭建上下铺,忙活了一下午,全中队150多人总算是安顿下来了。当然,大家都明白,等待我们的将是新的挑战……
辽宁铁法矿区位于当时的辽宁省法库县调兵山人民公社所在地。后于1982年因铁法矿区而成立县级的铁法市,调兵山便从法库县划归铁法市管辖。2002年2月,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至今。而调兵山之名,则因《法库县志》记载:当年金国四太子金兀术谋攻北宋时曾在此驻兵操练、调兵遣将而得其名。至于真假有待继续考证。
据史料记载,1958年5月22日,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正式行文批准,成立抚顺矿务局铁法煤矿筹建处。1959年1月,与抚顺矿务局脱钩,改为直属省煤管局的铁法煤田开发处。在那大跃进的年代里,来自抚顺矿务局矿井工程处部分人员和本溪、阜新、北票、南票等兄弟局的开发建设者们,胸怀大志,离开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背起行装,云集铁法。他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吃的是“窝窝头”,饮的是“河泡水”,步行沼泽地,住着“干打垒”。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曾经是“土法上马”,手握钢锹大镐,肩挑土篮大筐,向侏罗纪时期孕育生成的黑色宝藏进军。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开始了极其艰苦的开发创业,揭开了开发建设铁法矿区历史的第一页……
1960年4月26日,辽宁省煤管局【60】第594号文,转发煤炭工业部【60】第178号文批示,正式将铁法煤田开发处改称为铁法矿务局。1965年5月,当时的沈阳矿务局改为沈阳矿合并到铁法矿务局。1967年初又出現了红阳煤田(在沈南)与铁法煤田只能保一个重点的“保谁之争”。由于红阳煤田是奇缺的焦煤品种,上级主管部门做出了舍“铁法”保“红阳”的决定。使铁法又走上了下坡路。1968年8月,沈阳矿又由铁法矿务局分出,直属于辽宁省煤矿管理局。致使铁法矿区的基本建设,经过了“三上两下一并”的起伏。直到1973年,中央军委调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41支队,部队代号建字440部队(后改为00419部队)转战铁法,才使铁法矿区的基本建设开始回升。
1973年9月20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41支队(建字440部队)所属部队奉命由贵州六盘水矿区调入铁法支援矿区建设的第一批指战员到达调兵山。受到铁法矿务局党政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指战员们暂住在供电部下边21号、22号清水楼里。汽车队安排在当时西山坡下边锅炉房大院里。此后第二批指战员10月22日到达调兵山火车站,下车后暂住调兵沟里原法库县委党校(或五七干校)旧址的趟房里。后陆续搬到夏家楼和腰堡等处驻扎。
41支队在贵州盘县矿区奋战多年,先后承建的矿井陆续移交生产后奉命北迁,进驻辽北铁法矿区参加基本建设。任务非常明确:承担铁法矿区晓南煤矿、小青煤矿、大兴煤矿的建设任务。这3处矿井设计能力年生产原煤510万吨,绝对是当时铁法矿务局的重点建设项目。但对41支队官兵而言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
1974年12月23日,原铁法矿务局建井处于1971年7月1日动工兴建的设计能力为年生产90万吨的晓南矿竖井工程,改由建字441部队(402大队)担负施工任务。
1975年5月1日,设计能力为年生产120万吨的铁法小青矿竖井破土动工。由建字442部队(404大队)担负施工任务。
▲晓南矿主井井塔施工
晓南和小青两矿的地面建筑工程,由建字444部队(承担土建工程的407大队)担负施工任务。
其实,早在矿井开工之前,部队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在贵州盘县矿区时,我们404大队承担火铺矿建设任务时是平峒施工,所以对竖井施工是陌生的。为此,大队从我们二中队挑选了50余人,于1973年12月8日前往辽煤二处施工的林盛矿竖井学习。学习采取工程师讲课与现场参观、学习、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学的是竖井装岩机。每天入井4个多小时,百米深的竖井筒里的淋头水就像下雨一样,虽然穿着雨衣裤和水靴也无济于事,而且地方有限行动极为不便。尽管如此,我们都能积极、刻苦、认真的学习,这为我们日后单独工作打下了基础。我们的学习坚持了近九个月,于1974年8月30日离开林盛矿,返回小青矿外夏家楼。因为我们中队已从调兵沟搬出,住进了矿外离铁道不远处油毡纸盖顶的简易房里。
▲小青矿投产初期
而就在部队迎接挑战接手晓南和小青两个矿井建设任务开工不久,41支队《铁法矿区新井建设十年规划》随即出台。规划分“指导思想”“规划任务”“兵力部署和任务安排”“实现规划的措施”“提请上级解决的问题”五个部分。重点根据晓南、小青、大兴、三台子一井、三台子二井的勘探、设计、施工等情况,拟定分“三个战役”进行。每个战役的任务明确,有主有从,兵力配备和设备使用务求均衡适当。要求每个矿井的工期以井巷工程需要的时间为依据,其它如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要组织力量保证如期完成。由此可见,41支队在接受任务开工伊始就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不打无把握之仗!
为加快晓南矿的建设速度,担负施工任务的441部队广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主井井筒直径5.5米,深度515米,表土冲积层厚30. 66米,其中流砂层厚度16. 13米,采用压风排沙自重沉井法施工;副井井筒直径7米,深度472米,表土冲积层厚30. 66米,其中流砂层厚度17米,采用冻结法施工;东风井并筒直径5米,深度60米,流砂层厚度12. 35米,先用板桩法施工,施工中涌水量过大,后用立井沉井法施工,这些施工方法都取得成功。主、副井井塔施工中,采用液压滑模新技术建成铁法矿区第一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井塔,速度快、质量好。同时,首创采用树脂锚杆固定罐道托梁安装新技术,成功完成副井井筒107层罐道梁安装任务,工期短,质量好,并且有利于投产后的维修。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得到煤炭部的重视与肯定,并在第41支队召开现场会,向全国煤炭系统推广。
1978年,402大队在晓南煤矿主副井井塔施工中,采用了液压滑膜新技术,成功地建成铁法矿区第一个钢混框架结构井塔,受到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嘉奖。同时,407大队在晓南矿圆筒型储煤仓施工中也采用了液压滑膜新技术,仅用20天就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为确保晓南矿按期移交投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受到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的嘉奖。为了扩大和推广该项技术,第402大队在大兴煤矿井塔和副井井筒施工中,克服钢混框架结构等施工困难,推广使用了液压滑模和井筒筑壁液压滑模新技术,又获得了成功。
1978年,402大队11中队和14中队在大断面井巷施工中,全年分别成巷892.5米和750.8米。在- 300总回风道(断面12.1平方米)掘进中,成功应用光爆锚喷技术,锚喷1078米,取得了好效果。
之后在1982年,402团在大兴煤矿中央风井施工中,采用了深孔爆破"三掘二砌"的方法,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矿井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402大队在建设晓南矿的同时,曾承担大兴矿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期间完成投资1872. 13万元、主副井颈69米、房建28600平方米,完成了工业广场、消防车库,锅炉房、单身宿舍、部分住宅楼等永久性建筑建设、铁路站线建设、输电线路改线及立井凿井用临时井架等施工设施建设。
1980年11月,设计能力为年生产300万吨的大兴矿竖井正式开工建设。为了加快井筒施工进度,第402团在充分利用机械化设备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施工新方法,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在主副井井筒施工中,采用3.5米绞车、3立方米吊桶、0.4立方米悬臂式抓岩机联合机械化作业线;在副井井筒施工中,推广井筒筑壁液压滑模施工新方法、新技术,取得成功经验;1982年5月完成大断面井筒成井32.5米,6月份成井36米,加快了大兴矿主副井筒的施工进度。
1980年9月28日晓南矿建成并移交生产。矿井移交时为2个采区,4个工作面,完成投资8092. 36万元、井巷成巷24622.3米、房建竣工97955平方米,安装机电设备1156台件,架设管线40200米,修建公路8. 59公里,修建铁路9.37 公里。
小青矿由41支队404大队和407大队承担建设任务。在1973年9月至1975年4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先后完成主副井筒表土冲积层特凿冻结工程、房建工程21100平方米以及供电、通讯线路和进场公路建设等,为矿井1975年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404大队在矿建施工中结合实际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施工方法。主副井井筒表土冲积层厚29. 43米,其中流砂层厚8.64米,涌水量很大,采用冻结法施工,顺利通过表土冲积层。东风井和南风井井筒表土冲积层厚分别为27. 03米、33. 75米,其中流砂层厚分别为16. 67米、6.73米,涌水量很大。学习采用混凝土帷幕法施工,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青矿共有南、东两个风井。由于施工是在露天作业,又是与泥水打交道,可以讲,南风井的混凝土帷幕施工是在最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完成的。当年记录的最低气温零下27度。虽然工地用脚手架和草袋子搭起了巨大的工棚,棚内放着几个大油桶做成的火炉子,但棚内的温度仍在零下十几度。虽然大家都身着厚厚的皮军大衣,脚穿毛皮的大头鞋,但仍然是浑身发冷,几乎人人脚有冻伤。但战士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内蒙籍的战士杨贵宝,人伍时就是共产党员。他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起模范带头作用,一次发高烧仍坚持工作,被战友送到医院时,体温高达41.5℃,医生对他的毅力和精神惊叹不已。
严寒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也使官兵们在克服困难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南风井混凝土帷幕施工历时4个多月,突破了在高寒地区冬季不可施工的禁区,并总结出一些冬季施工的经验。南风井的成功实践,使部队在东风井的施工中创造了45天圆满完成任务的好成绩。这个成绩比支队给我们规定的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各项经济指标都创造了新的记录。
两个风井混凝土帷幕施工的成功,为部队争了光,受到支队、大队首长的表彰,也得到煤炭部的肯定。1978年,在煤炭部召开的全国基建工作会议上还安排施工队伍介绍了经验。
小青矿是高瓦斯矿井,主井掘进到451.34米时,根据预测还有十几米就可到煤层。为了准确地弄清煤层位置,掌握瓦斯动态,确保揭煤施工的安全需要进行钻探。但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支队领导与大队领导多次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制定安全规程、措施,并对所有钻探人员先后进行了3次安全教育,共同学习瓦斯常识、操作规程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做到人人皆知、个个明白。施工条件是很艰苦的。井下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面积,机具、吊桶、风带占去了大半。尤其是淋头水又大又凉,无处躲藏,甚至连做记录的地方都找不到。但在施工中,大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同班战士同心协力,各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并随时总结经验,提高钻进效率。尽管在穿过煤层时出现瓦斯顶钻杆、泥浆外喷的现象,但战士们不慌不乱,按照事先确定的方案顺利穿过煤层,圆满完成任务。这次钻探施工历时3天半、累计进尺31.06米,矫正了原地质报告中7号煤层的位置,对各煤层顶板的岩性及标志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主、副井的揭煤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事实证明,41支队官兵们当年在大西南三线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不但没丢,而且得到了不断发扬。转战铁法矿区后,他们一头扎进施工现场,长年累月,月月出满勤、天天三班倒、班班干满点,一心一意想的是努力完成施工任务,为矿井早日投产做贡献!
1977年底基建工程兵煤炭部办公室统计:41支队兵员为16606人(辖第402、404、406、407大队)。其中406大队3500人,驻铁法3个大队兵员为13106人。
1978年4月,41支队奉命部队代号改为00419部队。所属三个大队依次改为00412部队、00414部队、00417部队。
1978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1978)35号文件,决定在参加唐山抗震抢险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406大队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3支队,至此,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所辖的第406大队划归第43支队。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所辖第402、404、407大队,继续在辽宁参加铁法矿区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铁法矿务局被确定为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建设投资逐年增大,建筑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相应提高,对以前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建筑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各生产矿井、住宅区、局本部和新区新的建筑物象雨后春笋相继建成。
1980年9月28日,晓南矿建成并移交生产。矿井移交时为2个采区,4个工作面,完成投资8092.36万元、井巷成巷24622.3米、房建竣工97955平方米,安装机电设备1156台件,架设管线40200米,修建公路8. 59公里,修建铁路9.37 公里。晓南矿隆重举行投产大会,煤炭部、基建工程兵总部发来贺电。
1980年10月8日,00419部队(原建字440部队)承建的、采用液压滑模新工艺进行施工的小青矿主井井塔滑升成功。它是辽宁省已建煤矿井塔中的第二个。
▲在建中的大兴矿1980年11月,大兴矿竖井破土动工,设计年产量为300万吨。由00419部队402团担负施工任务,地面土建工程由407团和矿务局四处担负施工任务。
1982年7月24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在煤炭部、辽宁省委、省政府、铁岭地委、地区行署等部门单位领导陪同下到铁法矿务局视察工作。当天张劲夫在听取铁法矿务局领导汇报工作后,强调指出:“铁法是辽宁的重中之重,辽宁的新煤都就在铁法。”现在看来张劲夫还真有远见,因为他的预言成真——现在的铁法矿区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辽宁煤都”!
▲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在辽宁铁法建成的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晓南煤矿 (1980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