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工程勘察 > 

工程设计

发布时间:2017-02-09

工程设计

通过对国内地基基础领域科技发展的总结,以及对国外先进标准的调查研究,编制了2002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新版规范明确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中两种极限状态在地基基础设计领域的使用范围、荷载组合条件和抗力条件。概念明确,技术先进。新版规范确定地基基础设计按变形控制设计的总原则,增加了有限压缩层变形计算、地基回弹变形计算、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和确定在同一整体基础上建有多栋多层和高层建筑应按照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设计计算原则;以及确定永久荷载控制的简化基本组合条件;复合地基概念和设计基本原则,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等方面做了规定;同时根据地基基础受力和变形特征,提出了基础设计中抗冲切、抗剪、抗弯验算原则和计算方法,增加了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设计、基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此外,为保证地基基础的安全和信息施工,还增加了检验和监测设计内容,为保证和提高设计质量和地基基础设计水平的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发了注浆法加固地基(包括硅化法、水泥浆液法、碱液法等),其中碱液法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显著;70年代,开发了适合中国软土特性的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结合唐山地震砂土液化问题,开发了振冲法、强夯法加固地基。强夯法不仅用于加固松散地基,也用于块石填筑地基,如大连石油化工厂围海抛石造地、贵州龙洞堡机场、福建三明机场高填方地基均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80年代开始复合地基研究,使我国复合地基加固体从碎石、砂等散体材料,到石灰桩、水泥搅拌桩等低粘结强度材料,再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高粘结材料,完善和补充了多层房屋到中高层房屋地基处理方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桩基工程技术占有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重要地位。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从桩基设计、施工到检测的成套技术。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钻孔灌注桩的需要,研制了潜水钻机、长螺旋钻机等5种成孔设备和相应成桩工艺。并开发成功了锤击贯入试桩法,形成了灌注桩工程配套技术。80年代,对群桩的承载性状尤其是桩、土、承台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90年代,研究开发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和施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变形,大大提高了桩基工程设计施工水平。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超深超大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平面尺寸超数万平米,最大深度已达40m。为了保证周边环境,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开发了适合我国特点的桩(墙)+锚或内支撑、复合土锚、复合墙等支护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深基础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完成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桩墙合一、墙墙合一等技术,全面提高了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水平,减少建筑基坑事故,全面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为了适应城市地下建筑连结要求,开发了暗挖法、盖挖法等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的工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1978
年以来,先后召开桩基工程1981•上海)、天然地基设计与计算1982•天津)、复合地基1990•承德)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及基础工程1994•天津)、均匀地基处理与控制1996•郑州)、山区地基基础1997•重庆)、地基基础理论与实践2002•乌鲁木齐)等专题学术研讨会,为促进地基基础领域技术进步,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