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成果推广 > 

记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院士——宁移白首心 不堕青云志

发布时间:2017-12-27

 智者是快乐的,因为他能以理性的思维、科学的逻辑推演出未来的现实景象,并能摆布事物沿着自己的思路抵达理想而快乐;智者是痛苦的,当他预见了未来而又无法左右事物的发展时,他的苦痛将倍数于常人,幂数于蠢才。因此,智者的精神要么昂扬在天堂金色的屋顶;要么匍匐在地狱井下的坑道。但智者的睿智——放置天宇,似星辰闪耀;覆于地下如钻石璀璨——光辉终不可磨灭!——作者题记


  中华渊源史实,比肩人类文明。万千人文故事,光芒辽阔星河……


  院士,国家所倚重,民众所敬仰。中国百万挑一的学界泰斗级人物,国家科学道路上的基石,民族科技前沿的峰峦。院士不是明星,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他们的装束一如他们的生活是那么地平常;院士亦是明星,他们用科技与学术的明灯,为困惑与渴望新生活的人们,指点迷津与方向。他们的工作一如他们的头衔,又是那么地不平凡。


  在这貌似平常实则不凡的一群中,有一位七十有五,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学术斐然、桃李丰硕、性情率真、敢作敢当甚或特立独行,已走过19年院士历程的老学究,他,就是王梦恕院士。作为中华铁道建设新技术促进会的常务副秘书长,因工作关系,我时常拜见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梦恕院士。能见一次日理万机的王院士很是不易。九年的相处时光里,我感觉他就像一座明快的星辰,一天到晚飞来飞去,全国各地的“公转”;回到北京交大的办公室,全国各地的人士,又像一圈小行星带似的候着他、围着他,他又白天到晚的“自转”。他的精力,他的质量,他的引力,他的包容和平易,迎来送往可掬的笑容,让人喟叹他的光与热!


  以创新成就专业用责任报效国家


  作为我国高铁专家,隧道工程的权威,王院士的声名起于他以“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为首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创新成果。既提高工艺水平,又节约工程建设资金,这种实实在在依靠科技解放生产力的事例,在王院士的工作生涯中大量地出现。例如被称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隧道修建史上里程碑,获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大瑶山隧道工程,他的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和监控量测等成套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实现了大断面快速安全施工,将工期从8年减少到6年半,而施工水平从落后国外30年迅速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只要工程需要,就大胆创新。他的创新实践对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大瑶山隧道到秦岭隧道,从秦岭隧道到北京地铁,再到越海隧道――王梦恕的创新业绩越来越多,进而梦想也越来越多,而太多的梦想来源于他强烈的责任心。


  大凡富有责任心的人,必是一位敢于担当责任的人。王梦恕院士自当选九、十、十一、十二届近二十年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以严谨的专业水准和社会忧患意识,认真履行着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今年,王梦恕院士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全国“两会”。并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多份意见及建议案,提案范围包括农业、工业、矿业、文化、国防、环保、食品安全及铁路改革等诸多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吃、喝、用、行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十一份建议案的标题是:对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国肥料监管立法的第四次建议;必须重视危害极大的尾矿产生和处理;关于开展中国七大奇迹评选活动的建议;再次强烈呼吁必须尽快解决人命关天的汽车安全问题关于强制安装轮胎气压监测装置的建议;重视百万退役军官转业待遇的合理解决的建议;关于启动研究、建设真空管道磁悬浮发射天空通道的建议;推动铁道部逐步解决铁路债务的建议;等……。


  作为在全国“两会”期间为国家领导、行业决策者们提供科学统筹、献计献策的建议案,其科学性、必要性、紧迫性及可操作性,彰显着提案撰写者调研的广度与深度,思想的高度理性与务实精神。王梦恕院士的几个提案,均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由他提交的“对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国肥料监管立法的第四次建议”、“必须重视危害极大的尾矿产生和处理”,已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亲笔批示。


  值得一提的是,王院士所撰写的这些建议案,都是经其亲自调研后审慎提交的。十一份建议案跨越多专业、多学科、多领域。且观点鲜明、言简意赅、数据翔实、理论精干、文风激扬。像“关于启动研究、建设真空管道磁悬浮发射天空通道的建议”就得到了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院士在内的15位著名专家的联名支持。


  求真务实敢言敢为勤俭操持视国为家


  科技是生产力,知识是战斗力。作为拥有专业知识“核当量”的院士,具有“夷平”不科学、伪科学、伪命题、不实际、不实用的“爆破力”。多年来,王院士在一些公共议题上,尤其在土木建设领域,展现着敢作敢当的一面,比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他都有保留意见。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修建,也遭过他的炮轰,五棵松篮球馆原拟在馆外建一个8层楼高的大屏幕墙用于直播赛事,耗资20亿,王梦恕院士通过全国人大几经发力,迫使该项目撤销。而为了拿掉“鸟巢”的顶盖,他直接给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写信,最后顶盖设计方案被拿掉了。国家大剧院的造型与周边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状如一座坟丘而遭到他的严厉斥责。“央视新址大楼的大裤衩造型就像一个人在东三环边上撅着屁股解手”,这不但让他倍感厌恶,而且他担心如果发生地震,这样的建筑样式自身难保不说,还会殃及周边的其他建筑。王院士不只对标新立异的建筑反感,对超过200米的高层建筑也反对。这两类建筑在他眼中都是形式大于实质,不中看也不中用,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给后代留下的是遗憾和花钱的包袱。


  王院士与本文作者于丁在一起


  在王梦恕院士的眼中也有貌似中看,实则不中用的项目。像上海龙阳路到虹桥机场造价高达110亿元的高速磁悬浮拟建投资,就被他斥为高档交通玩具。他在上海媒体上公开发文批评磁悬浮技术,称这是人民不需要的东西。并在开全国人大会议前收到的一本66页,每页上百人的上海市民集体签名,反对磁悬浮线路靠近他们小区的意见,王院士阅后,附上自己6点反对意见,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当年全国“两会”后,国家发改委处理该建议,最终使该项目撤销。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说假话、搞形式,这两个问题要解决了,中国一定发展得更快。”


  心直口快的王院士总是那么直截了当,语切时弊。让人感叹、痛快着王梦恕院士言之有物掷地有声地硬朗。院士讲话真的那么管用吗?按王梦恕院士的说法:现在是一帮掌权的说了算,在讨论某项工程时,知道你同意的就让你参加项目评议、评审,知道你不同意的就不让你参加这个会议,这怎么能不出问题呢?仅以国家大剧院为例,40多个院士群起反对,未能将之撼动。而王梦恕院士历来反对的超高建筑,仍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层出不穷地发生。事实上,在工程院内部历来有一项制度,院士想说话可以写成《院士建议》上报给高层政府及领导人。以前每个学部一年会有20多个建议,现在一个学部一年就写几个,因为写了不奏效,如石落大海无声,大家也失去了积极性。王梦恕院士也放弃了这条道路,凡有重大意见或建议,就通过全国人大,由上往下走。


  近年,申请地铁建设的城市越来越多。王院士主张主管审批部门应增设门槛加以限制。即地铁路网规划首先要求线路保证每小时人流达到3万以上,地方财政收入每年也必须大于100亿,GDP大于1000亿,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虽然后三项很多城市可以轻易达到,但人流量标准却往往不能企及。城市之间受攀比跟风心理驱动,有些城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级甚至三级城市原来也有建地铁的冲动,后被王院士泼了冷水,不少城市因此而改变了规划。


  “据统计,我们国家54%的工程是没有给后代留下好东西的,像高层建筑,又高又密集,根本没有居住的环境,已出现房子建完就拆,大量地拆,都不是长远之计,利益驱动下,怎会有科学精神?例如已经发生下沉量很大的200米以上的高楼,一天运营成本都在50万到百万以上,如鸟巢,光清洗一次就得超过1000万。这些建筑非但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反而让社会、让子孙背了包袱。做一个工程,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遗产,而不是留下遗憾和灾难。我们国家的人均财富比照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么去搞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是不成的,是败家子。”王梦恕院士如是说。


  听众往往为王梦恕院士“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肝颤。其实他只是把一些人惯于在会议桌下才敢讲的话,拿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讲讲罢了。一位老学长曾形容王院士的说话风格是“先讲后想”,老学长说完,嫌定义得不准确,将之修正为“讲了也不想”。老学长对王院士说话风格的“定性”,想必接触王院士多的人会莞尔首肯。但若细思量,好多人不就是因为先想后讲或想了就不讲,从而虚构出了“政通人和”的某些假和谐吗?那种不清晰、不鲜明的表达,无异于口舌排放的雾霾,使社会人文空间更加瘴气。尤其在追求科学真理和学术正义之讲台上,透明与率真,才是学者最珍贵的性情。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而不是委曲苟活。真话是氧气,一个“缺氧”的社会,人格是扭曲的,真理是窒息的,复兴是渺茫的!虚言假话,比空谈更甚误国!


  秉公为事不徇私直言不讳心底宽


  作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主管本学部院士遴选的副主任,王梦恕院士认为:院士的申报,品德排第一。品德不好,科技水平也高不到哪去。院士要在自己专业领域引领、发展国家科技,为国家解决难题,造福人民,而不是追求私利终身享受学术荣誉和社会待遇,当了18年院士的王梦恕直言不讳地讲:“80岁以上的院士还经常忧国忧民,许多评上院士的应以自己的责任引领本专业发展,决不允许个别院士,不按院士标准要求自己,搞自己的企业,搞浮躁的科技活动。”他经常这样要求一些后评上的院士,确保院士的形象和品德。王梦恕认为,院士的选拔,应以有利国家民生、强国富民的学科和专业为主,不能将工艺性的、对人民不利的专业人才进入评审范围,各学部应把好这个关,为中国工程院负责。


  坚持真理,敢于犯上抗上,面对强权无理,每每恕难从命,是王梦恕院士的一大特点。在多次高铁建设会议上,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人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工程造价和工期,王梦恕指责这是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最大祸害,是不搞科学发展观,这种表现和做法就是胡来。相反,当刘志军被双规后,王院士说:“若没有他不顾一切地敢干,中国铁路不会发展得这么快,每当开始试验车,他就坐在车前头并说要出问题我先死,他那种拼命干活的闯劲,给中国高速铁路的发达起到了领导的责任。


  能够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事物,秉持公正地评价人物,也是王梦恕院士一向的为人秉性。人说,院士的身份相对超脱,所以处事态度外露一点。但这样“超脱”物外和“外露”锋芒的院士又有几人呢?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王梦恕院士是国务院调查组技术组的副组长,一了解,当时车上只有一个司机作业,没有副司机,他就对铁道部的人说,铁道部是有责任的,你想增效减员,减谁不行,非要减司机?当铁道部提出要研究时速400到500公里的高铁建设时,他又说,这是胡扯,时速380公里的高铁稳定性已经很难确保,做400公里,跑那么快干什么?安全和节能的这个指标不能动摇。


  刘志军被抓,甬温撞车,银行停贷,造成铁道部拖欠中铁建和中铁两大集团工程款达1300亿之巨,以致近万公里的各线铁路工程陷于瘫痪。600多万工人被拖欠工资,先后发生数千起农民工、职工围堵各相关机关单位事件。王梦恕院士旗帜鲜明地呼吁,这次事故是管理和责任问题。因养、用、管、修的技师级工人缺乏而引起,不是技术问题。他到处讲中国要富强,必须铁路建设先行,他的讲稿“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副题一:中国高铁的骄傲。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进行报告,扭转了世人对中国铁路发展的指责。铁路发展必须要有经费,至少农民工的工资得先解决,否则社会将要不稳定、不和谐。在中央的重视下,铁道部后来获得了超过2000亿元的资金支持,铁道建设企业的财务危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社会得到了相对的稳定。


  “为政贵在行”,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王院士所接触或接手的没有一件不是关乎国家和产业发展的大事。为大事,必多难,但难中方显所为之事意义之大,境界之可贵。“武死战,文死谏”这是中国古代职场的圣训。中国有许多或人或事,就因为穿着“皇帝的新装”而被谄言与静默者所误,终成历史的笑柄。


  多年来,王院士用博学的知识在桥梁领域、机车领域、隧道和边缘科学领域,从事过工作和创新,他是铁路边长大的,他是铁路世家,他敢于用自己的智慧和良心去思考所关注、所发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显然超出了一个隧道专家的专业范畴。是他个人能力强,管的事情杂,还是社会或行业问题多,真正管事的人少呢?敢于腰背挺直了讲几句不同意见、看法的那个人,为什么总是他,而不是你,也不是我呢?人们往往叹息言论自由空气的稀薄,却不曾检讨自身品格狡黠化脱钙。一个人,若“没有皮袍下的小”还怕什么阎罗玉皇啊!


  言传身教自成蹊百年树人育栋梁


  在一次王院士与众位弟子的聚会上,“放单儿”的我问院士:“您的弟子都是理工科的,什么时候您收我这文科的做弟子呀?”院士很认真地说:“今天就收你了,今天就给你布置作业,写一部中国高铁报告文学。这个题材很值得写,允许你三年后交这个作业。能成为声名响彻的王梦恕院士的一名学生,是一生的幸运和荣誉;能成为这位著名严师的高徒,也负担着大的责任,意味着艰苦的付出。


  王院士录取和培养博士生有三大考量与要求:第一是品德,第二是能力,第三是理论,这三者次序不能颠倒。品德是铁定的第一。是呀,一个有知识的文痞,比一个没文化的流氓,坑害社会的烈度更大。对于能力与理论的要求,王院士强调:“实践是产生真知的源泉,许多可贵的结论和新的观点,大多出自工程现场。隧道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停留在理论研究、计算分析的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工程建设的难题的,必须有高层次的人才深入到第一线去,结合实际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才能实现重大突破。”因此,王院士不仅自己长年累月深入一线,也要求所带的博士生、博士后都必须到现场去,从现场找论文题目,找创新的灵感,找问题的突破口,他要求每个博士生的论文必须解决现场的一个关键技术,认为这样的论文才是有价值的论文。王院士要求学生重视问题的发现,提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经王梦恕院士培养出的博士生、博士后不仅技术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出色,而且人品思想也很出色。他多次提出,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掌握!


  王梦恕院士堪称身为世范的品行,源于其父严格的家教。王院士说:“我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说你应该出人头地,出人头地的目的是为了给老百姓办事。你要学会换位思考,你的名字“恕”就是己所不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人,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周围的事。院士经常讲,我感到我对得起祖宗。你要人家尊重你,必须要有一个让人家尊重你的理由。首先要考虑怎样为人民服务。一个院士要是成天考虑自己,会被人瞧不起。更不要把自己卖了,要珍惜和捍卫院士这一荣誉。”


  王院士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品格的塑造,缘于其学生时代,导师高渠清教授的人格魅力和教导的影响。据王院士回忆:在他读研究生期间,正值国家生活供应极端困难之际,先生怕他营养不良,每周都把他叫到家中,一起分享国家给先生特殊照顾的营养品;先生担心他步行太累,把家中唯一的自行车给他骑用;先生还教他如何做人,告诫他要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艰苦朴素,淡泊名利,学会团结周围同志。是先生的言传身教,使他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感恩,成为一个负载家庭与社会责任的人,成为一名知道怎样教书育人的人。


  王院士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要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不断钻研、不断探索,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要多学习知识和技术,要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首先得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不要急于求成;看准了选对了就要锲而不舍,一股劲钻到底,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至今,王院士已为国家培养了40余名博士生、博士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已是非常优秀的总工、院校的教授、科研单位的骨干。去年,王院士为自己的教学生涯立下目标:在80岁前,要为国家培养出60名博士生、博士后。


  家长,是孩子家庭内的老师;老师,是孩子家庭外的家长。每个孩子都有家长,每个家长大多经历过老师的培养。推理——教师的教养当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基本将教育货币化且教师待遇低下,进而教师素养低下的国家,是在把民族的希望换成筹码,进行着一场终将输掉国家未来的豪赌。正如王院士所说,我们的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都是失败的。王院士每每为我们国家培养不出大师而焦急。怎样培养人才,怎么使用人才,怎能留住人才,这是我们国家实现伟大复兴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必须反思和长远考量的大前题、大问题。


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开启中国梦


  在一个社会福利短缺,太多的民生需求要用货币来置换,而货币又基本可以交换一切东西的时候,拜金主义自然就成为社会的主流并弥漫操行腐烂的时代恶臭。既然教育货币化了,知识经济化就是使然。由此,“知识经济”一词便顺势而生。王梦恕院士对“知识经济”这个词儿很是反感甚至痛心。院士认为:国家好不容易把大家培养成有知识的人了,反过来大家又拿知识去赚钱,这是不对的。知识分子,更应以公益心向大众与社会来普及科学知识。王院士所在的集团公司有许多专利要申报,他希望多申报一些不保护专利,而自己当院士前钻研出来的隧道浅埋暗挖法,应用很广泛了,他也不去申报专利。专业著作常被盗用,非但不管,反而欢迎共享。


  “外国在技术上给我们设置技术壁垒,我们自家人不要轻易安插专利樊篱。尤其是那些获得国家科研经费的机构,其科研成果要公开共享,提携产业快速发展。”王院士解释道。


  记得在2010年9月,我陪同王梦恕院士、孙钧院士、王景全院士、华茂崑会长,前往徐州徐工集团考察并参加“我国铁路发展战略暨桥隧施工技术报告会”。在四位专家与徐工集团高层交流会上,当王梦恕院士问询到徐工成立二十多年,尚没有拿过国家科技进步奖时,他当即表示,要集团领导尽快组织项目开展研发和申报工作。徐工铁路装备公司是2010年5月成立的,在王院士的指导下,铁装公司TZ3型液压凿岩台车成功研发,并在近日投入“辽西北调水”工程进行产品工业性考核。该新品连续测试近一个月,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该产品即将稳步走向市场。这对打破国际大型隧道施工工程公司对于我国的技术垄断,抢占国内隧道施工设备领域,助力集团千亿元目标早日实现,具有及极其重要的意义。


  就像培养博士生的标准一样,王院士对企业道德也是第一看中的。徐工是我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其产业脊梁的角色担当精神,理当受到尊敬和支持。只要是有社会良心的企业,王院士就会无私鼎力地扶助。


  2012年11月,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直径8130毫米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在秦皇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在硬岩掘进机领域又打破外国垄断格局,开启了中国隧道掘进机自主创造之路。在秦皇岛召开的“新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及施工技术研讨会”上,王院士颇为感慨地说:我国TBM装备已达到替代进口的能力,这将为国家节省许多的外汇,为我国施工企业购置该类设备,节约许多的资金。购买国外同类一台设备,比购买我们国产的有的要贵出几千万元;有的是表面上的价格与国产相当,实际是售后服务费用高。有的项目负责人执意购买国外设备,这是没道理的;如果有道理,那就是背后有什么猫腻。


  国家物质文明的进步,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创新的永不停步。多年来,王梦恕院士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5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詹天佑成就奖和詹天佑大奖、国家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功,等多种荣誉称号。


  为聚拢产业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传播产业创新技术成果,打造创新科技群英组织平台,2011年5月,在王梦恕院士的倡议、组织和指导下,在华茂崑会长的领导下,中华铁道建设新技术促进会顺利成立。两年来,促进会吸纳了几十家理事单位,协办、支持、报道了多个产业学术会议活动,传播了众多业界创新理念和科研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王院士常说:干一件工程,要给后代留下遗产,而不是遗憾!我在想:每个人的身心,皆是父精母血先天凝造,后天自我修养打造的人生“工程”。面对祖先、祖国乃至这个世界,王梦恕院士的人生,当是一座百年精品工程!


  结束语


  恕,从心,从如,本义作“仁”解,乃推己心及人心之意,故从心。又以如本作“似”解,恕在以己量人,爱人如己,故从如声(见《说文》)。恕,乃“如心”之意,如心即“真如之心”,真如就是宇宙一体、觉悟通达之意,是人与生所具有。明白宇宙和我们本来是一体,则慈愍之心、宽恕之心便由然而生。所以我们常说推己及人,就是将心比心,能把他人当做自己来看待。因此,“恕”不仅是待人接物最好的方法,也是古圣先贤笃行的美德。


  诚然,人若能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心怀全体人类的福祉,这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就是行恕道的至高表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院士家严赐子“梦恕”为入世、行世之名,悠悠儒心,良苦尽表。今,院士虽名扬海内,功成更至名就,却仍以逾古稀之年,负轭劲行于恕道,家国孝忠竭力两全,堪称人杰之镜。


  院士博学而虚怀,理性、感性并具而分明。他最喜欢看的体育项目是拳击;他最喜欢听的是轻音乐、小夜曲;他最奢侈的时光是闲暇漫步于田野;他最苛责自己的是没能见到母亲离世前的最后一面;他最痛恨的是贪官污吏,他说:如果人生真的可以重来,我选择做包公,铡光那些贪腐的败类!王梦恕,一位率真赛孩童,坦荡比大地,旷达若碧空的谦谦学者,一位多么可敬,又多么可爱的老人。中国,渴望复兴的中国,你地大物博,你物产丰硕,你人口众多,你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大写的人!


  附录:


  《师恩若父母》


  ——谨以此词敬献情操博大的老师


  你不是生我养我的父母


  却为我日夜操劳付出


  我不是你拉扯大的儿女


  却在你的哺育下慢慢成熟


  你过得总是那么的俭朴


  可从不缺少精神上的富足


  你用你那身文弱的筋骨


  托举起民族多么昂扬的日出


  学海无涯是你母爱的博大


  书山有路有你父爱的高度


  山高海深感念感恩


  你不是父母若父母


  所有的清泉源自你的心间


  所有的美好来自你的心弦


  所有的桃李盛开在你的心田


  所有的脊梁因为有了你


  有了你的抚爱才有了挺拔的尊严


  你是太阳太阳下最美的形象


  你是星辰星辰中最亮的那一盏


  我是你梦中的那片桃园


  点染九百六十万壮美的江山


  我是你鬓上的一根白线


  飞得多高、飞得多远


  都悬着一份思念,一份惦念……


  作者:中华铁道网CEO、路讯杂志总编辑于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