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矿山建设第一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协会和联合会 > 交通能源 > 成果奖励 > 

院士增选流程到了必须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发布时间:2021-02-24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开始了。这场在学术界被戏称为“进步年”、“公关年”、“走访年”、“攀亲年”的闹剧今年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继2011年顺利诞生了“烟草院士”之后,2021年的候选人名单中赫然出现了“白酒院士”、“黄金院士”。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在目前这种舆论压力下,“白酒院士”也好、“黄金院士”也好,估计都应该会止步于提名,最终真正成为“院士”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然而,即使如此,从2011年的“烟草院士”的顺利加冕,到今年的“白酒院士”、“黄金院士”的闪亮登场,这背后那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值得深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众所关心的仅仅是诸如“烟草院士”、“茅台院士”这些很容易就看出问题的典型事例,而年复一年层出不穷的院士中有多少“混珠”的“鱼目”却不是媒体能轻而易举地辨认出来的。如果不从根本上思考“烟草院士”、“茅台院士”诞生的原因,彻底根除院士增选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在不远的的将来可能不仅真的还会出现“餐饮院士”、“麻将院士”、“快递院士”甚至“大麻院士”.....,那些不广为人知的“误用图片院士”更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我们无须讳言:院士增选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尽管科学院、工程院三令五申,学术界最高层次的“走亲访友”活动还是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拉开了帷幕,但凡与在任院士有一点关系的人几乎都躲不开这密集的“走访,而在任院士更是在想方设法地躲避着这密集的“走访”。“走访”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学术界几乎人人心照不宣。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批具有院士水准的真正的学者长期被拒之门外 (比如说李爱珍比如说屠呦呦),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则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了“关系俱乐部”的顶峰。院士的实际学术水平与“最高学术称号”之间的距离已经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根源何在?制度使然!

无论是中国科学院,还是中国工程院,现行的院士增选流程除了最初的提名允许有关学术团体参与之外,后续的几轮评审都是以院士投票为基础的。而即便是在最初的提名阶段有学术团体的参加,最后的结果也隐隐约约地表明这只不过是一块看上去比较体面的遮羞布而已:以2019年工程院增选为例,在最后当选的75名新科院士中,仅有1人是由学术团体提名,而其他74人则无一例外均为院士提名。这就使得院士的增选基本上成为了在任院士们自导自演的一场与外人无关的戏!

那么在这场戏中,决定哪些人可以获得中国学术界“最高学术称号”的人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不妨先列出一些数据:


图片

图片

除去不参与投票的资深院士,拥有投票权的科学院院士人数约为470人,工程院院士为461人。更进一步,科学院6个学部及工程院9个学部中,每个拥有投票权的人数最多的也不过70人左右,最少的甚至不到40人。注意到经院士提名或学术团体提名成为有效候选人之后,科学院和工程院都是以学部为单位进行一轮评审,从有效候选人中筛选出进入下一轮评审的候选人,也就是说寥寥几十人的意见就决定了一位学者能否将一只脚迈过通往“院士”的第一道门槛。
必须指出的是,就是这寥寥几十人,他们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各个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主席台,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可以与真正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尽管他们可能可以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哪些学者真正具有院士水平,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能有多少时间去考察真正具有院士水平的学者是否“作风正派”是否“品行端正”,毕竟他们中的一些人连自己署名的论文都没时间看。
更何况,在现在的院士队伍中不乏学术上“同宗同族”的现象。具体的例子不便举出,其实简单地浏览一下各位院士的简介材料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奥秘。这里仅以两条与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关的新闻作为间接佐证:一是截止到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60年间培养的本科生平均每1000人就有一位成为了院士,这是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的;二是2019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选的64名院士中,14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占比高达21.87%;而这14名院士中就有12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我们姑且可以相信绝大多数院士们确实具有比常人稍高一些的学术水平。但是,只有完全透明的寥寥几十人参与的评审流程能在何种程度上保证公平公正、保证新当选院士确实具有过人的学术水平,的确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毕竟,无论院士们在投下他们手里那神圣的、关乎中国未来的一票时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整个评审流程就根本没有任何机制可以约束他们,更谈不上追究责任。“烟草院士”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事实上,当前院士增选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的根源就在于这个不合理的评审流程!至少,“同宗同族”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层出不穷的“任人唯亲”,完全透明的“评审团”则导致了“走访”、“公关”的屡禁不绝!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学术界所有的乱象,绝大多数都与这种不合理的院士增选流程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有一点是肯定的:在现今的院士增选办法驱使下,不能说所有,但肯定有为数不少的院士候选人只会在院士面前卑躬屈膝,最终一点点地丧失一个学者应有的风骨 (如果原先还有的话)。

所以,笔者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对这种不合理的院士增选流程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试想,如果投票决定谁能得到“最高学术称号”的不再是那些已经获得了“最高学术称号”的人,当前院士增选工作中的所有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至少,“评审团”组成人员的数量可以十倍甚至百倍的增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任人唯亲”现象,同时也能十倍甚至百倍地提高“走亲访友”的成本。进一步说,如果“评审团”组成人员来自一线且为数众多 (不妨可以考虑由未来几年计划冲击院士甚至杰青的学者们组成“评审团”),则被评审人的学术水平、科学作风、道德品质等等这些“最高学术称号”必备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得到更公平更公正的评价。显然,这肯定不是一个不科学的流程,更不是一个不可以操作的流程。“院士”本来就应该是学术界人人敬仰、德高望重的学者,应该是学术界同行普遍认可的学者。由学术界自下而上推举院士,所推举出来的人选无疑就是民心所向。毕竟古话也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只要环境中充满的是正能量,对于尚未获得“最高学术称号”尚未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人之初带来的“善”多少还是会残留下一些的。
如果真的由广大的一线优秀学者组成评审团,那么任何一个有意冲击“最高学术称号”的人都会在学术界所有同仁众目睽睽下,认认真真地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与“最高学术称号”相匹配的学者,这就可以在学术界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从而产生真正的院士。
如果真的由广大的一线优秀学者组成评审团,对评审团成员的投票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与投票人的个人诚信档案相挂钩,并直接影响到投票人将来能否有资格成为“院士候选人”,那么人情票、关系票将最大程度地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公平公正。
如果真的由广大的一线优秀学者组成评审团,那么院士也就能够真正回归到了“最高学术称号”获得者应该呆的位置,他们不再需要为了应付各种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场合而疲于奔命,在不同的主席台上播放着好几年没有改动一个字的PPT,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潜心钻研,有了更轻松的环境用于传道授业。

问题的关键是:院士们愿意让一线优秀学者组成评审团吗?


0